青海作為生態大省,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金融是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推動力。在人民銀行等部門多方協同之下,青海省正探索構建“制度引領、核算支撐、平臺驅動、信貸賦能”四位一體碳賬戶金融服務體系,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
新華財經
北京11月13日電(分析師王欣蕾)青海作為生態大省,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聚焦創建美麗中國先行區,奮力推動更高水平保護”是青海省2024年八項重點工作之首,要求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金融是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推動力。在人民銀行等部門多方協同之下,青海省正探索構建“制度引領、核算支撐、平臺驅動、信貸賦能”四位一體碳賬戶金融服務體系,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
一、制度引領企業碳賬戶體系建設
堅持“制度引領”,青海省制定企業碳賬戶建設指導方案,發布全國首個金融領域電碳賬戶管理規范,逐步形成青海特色的
碳金融體系,以綠色金融守護青海高質量發展。
2024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與青海省發展改革委、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海監管局、青海省財政廳、青海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青海省生態環境廳等部門聯合印發《金融支持企業碳賬戶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從健全企業碳賬戶信息采集核算機制、建立碳賬戶評價體系和
碳信用報告、制定符合地方實際的轉型金融標準和支持目錄、加強企業碳賬戶金融應用和產品服務創新、拓展企業碳賬戶在非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創新開展碳效益評估和環境信息披露、建立信息安全和風險防控機制七方面作出部署,推動企業碳賬戶體系建設。
10月15日,國家電網青海省
電力公司、中國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聯合發布《青海省銀行業利用企業電碳賬戶開展金融業務管理規范》(簡稱《規范》)。這是全國首個金融領域電碳賬戶管理規范,標志著企業電碳賬戶可深度參與銀行金融服務,從
政策層面推動銀行探索以企業電碳賬戶為依據提供差異化信貸支持的新模式。《規范》適用于青海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基于電力數據的電-能分析模型、電-碳分析模型和綠電消費分析,開展企業電碳賬戶的建設管理工作,利用電碳賬戶數據開展信貸產品和金融服務創新。
《規范》從“
碳排放+綠電使用”兩個維度確定電碳賬戶指標。其中,碳排放強度、?碳
減排成效?、綠電碳中和進度三項指標被用來刻畫企業碳效評價。“碳排放強度?”衡量的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單位產出的碳排放量,反映企業的碳排放效率。“
碳減排成效?”評估的是企業采取減排措施后實際減少的碳排放量,反映企業的減排效果。“綠電碳中和進度?”評估的是企業通過使用綠電和采取其他減排措施實現碳中和的進度,反映企業的碳中和目標實現情況。綠電指的是在發電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于零的電力,主要來源于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綠電使用比例?”被用來計算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綠色電力占比,反映企業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
二、數據監測和數據共享是碳賬戶建設運用的重要支撐
做好碳核算是建立、管理碳賬戶的重要內容,包括碳排放量和綠電使用情況的數據測算。中國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通過嚴格審核能耗費用發票和用量登記臺賬?、建立校驗機制?核準能耗統計數據,做好企業歷史能耗、產量等數據采集工作,并協同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基于“高頻碳排放監測平臺”和綠電交易情況,建立企業碳減排量和綠電交易占比數據測算、存儲和授權共享機制。?嚴格審核能耗費用發票和用量登記臺賬,有助于確保能耗數據口徑真實統一。而通過建立校驗機制對能耗統計數據的邏輯性、變動量、參數值、碳排放因子進行核準,有助于確保碳排放分析、年度能耗分析、定額指標真實有效,提高分析水平。
青海省電力高頻數據碳排放智能監測分析平臺于2021年5月上線。平臺依托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移動互聯網技術,以青海省內全社會用電量數據為核心,融合煤油氣等能源數據以及碳排放參數研究成果,探索發現用電量與碳排放之間的內在規律,構建青海省碳排放監測分析模型,實現全省碳排放日頻度、月頻度監測分析以及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及居民用戶等多維度碳排放結構測算和清潔能源減排智能在線分析。傳統碳排放監測按年開展,統計難度大、監測滯后。青海省電力高頻數據碳排放智能監測分析平臺縮短了監測分析周期,監測分析結果更有時效性。
在解決碳排放數據測算
難題之后,銀行面臨如何綜合運用碳賬戶數據和企業信用數據對企業進行貸前評估的難題。首先需要打通銀行共享企業碳賬戶數據渠道。中國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協同青海省發展改革委,打通青海省小微企業信用融資服務中心平臺(簡稱“青信融”平臺)與企業碳賬戶連接通道,將碳賬戶數據納入“青信融”平臺企業信用360報告,從碳排放強度、碳減排成效、綠電碳中和進度三個方面刻畫企業碳效評價,支持金融機構免費查詢企業碳效評價結果,或直接調取企業碳賬戶數據。
三、人民銀行引導金融機構圍繞企業碳賬戶創新碳金融產品服務
在深入推進企業碳賬戶建立、管理、利用的同時,青海省銀行業機構加快碳金融產品創新。中國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充分運用綠色金融評價等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基于企業碳賬戶數據,創新“碳e貸”、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等金融產品,鼓勵金融機構將碳賬戶數據作為授信測算、盡責審查和提款審核的參考,對減排降碳成效顯著的企業在貸款利率、期限、額度等方面給予差異化優惠支持。
“民生碳e貸”是民生銀行與國網英大集團合作推出的支持中小微企業低碳轉型發展的信貸產品。依托“高頻碳排放監測平臺”,以用電量推算碳排放量,民生銀行將“碳評價”結果運用于客戶信用評價體系中,在授信中增加“碳減排能力”維度,根據“碳積分”授予優惠融資利率以及增加額度。通過“碳評價”衡量企業環境影響程度和綠色發展水平,再將“碳評價”納入授信體系,差異化提供資金支持,銀行將企業“碳排放”轉化為“碳收益”,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中國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組織金融機構通過“青信融”平臺接入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的“高頻碳排放監測平臺”碳賬戶數據,在全省重點能耗規上工業企業中精準篩選可貸款對象,考慮發放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屬于結果導向的貸款,意圖通過利率優惠增強借款人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及高效設備等方式改進自身ESG表現的動力,借款人完成關鍵績效指標——碳排放強度,銀行會下調貸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