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如何優化農業綠色低碳產業鏈生態?

2025-2-5 11:16 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 郭珍

近期,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促進鄉村生態振興的指導意見》,從促進資源節約和投入品減量使用、促進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進農業生態系統穩定多樣、促進全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4個方面提出了重點任務和措施。隨著政策環境不斷優化、市場空間不斷拓展、科技革命不斷演進,促進農業全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的政策驅動力、市場驅動力、技術驅動力持續增強,加快農業綠色低碳轉型的有利條件逐步形成。

近年來,我國農業全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明顯進展,主要表現為化肥農藥持續減量,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穩步提高,標準化清潔化生產逐步推行,產地環境明顯改善,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供給明顯增加。根據2024年8月發布的《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23》,2015年至2022年,我國農業綠色發展指數從75.19提升至77.90,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實踐中,出現了不少綠色先行者,例如廣西賓陽縣以“古辣香米”產業為核心,構建集育秧、種植、加工、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香米全產業鏈體系,走出了綠色發展高產高效“稻”路;陜西眉縣依托獼猴桃主導產業,聚焦“前生產、后整理”各個環節,全域普及綠色生產方式,促進獼猴桃產業全鏈條可持續發展。

但是,農業生產方式較粗放、綠色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尚未健全、產業鏈條較短、要素活力不足等困難和挑戰仍然存在。為此,需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通過“鏈長+鏈主+鏈創”三方聯動,實現目標同向、資源同聚,優化綠色低碳農業產業鏈發展環境,激活各方參與農業全產業鏈綠色轉型的內生動力,形成串珠成線、連塊成帶、集群成鏈的綠色低碳農業產業集群發展生態。

深化完善產業鏈“鏈長”制。發揮產業鏈“鏈長”的領導協調作用,整合政策、部門、資源,為農業全產業鏈綠色轉型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包保服務、資源基礎,激發各主體綠色轉型的積極性。組織梳理農業全產業鏈綠色轉型圖譜,從加強規劃編制、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強化土地要素支持保障、引導金融社會資本投入等方面,出臺制度安排與配套政策,形成合力。加強部門互聯互動,為農業全產業鏈綠色轉型提供優質服務。發揮“鏈長”在資源整合上的作用,統籌協調產業鏈上下游優質資源。

加大產業鏈“鏈主”企業培育。一方面,鼓勵“鏈主”企業搭建綠色生產服務平臺,從生產層面為農業全產業鏈綠色轉型奠定基礎。“鏈主”企業可通過基地建設、生產托管、訂單合作等方式,為農戶、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提供線上線下結合、低碳有機生態的生產經營服務,提升綠色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強化“鏈主”企業與育種育苗、生產基地、倉儲設施、加工流通、服務機構、電商平臺等產業鏈上下游各類經營主體協同發展,推動綠色低碳農業產業延鏈、補鏈、壯鏈、優鏈,為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強勁的產業動力。另外,還要發揮“鏈主”企業在農業綠色品牌打造、健全綠色智能農產品供應鏈上的優勢。通過培育綠色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創新農商直供、直播直銷、會員制、個人定制等模式,增強綠色農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讓綠色優質農產品實現優質優價。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提供科技創新引擎。不管是綠色低碳農業產業鏈的生產環節,還是加工環節,抑或是消費環節,都需要科技創新支撐。例如,在生產環節,需要生物種業、耕地保育、智慧農業、農機裝備、綠色投入品等創新的支撐;在加工環節,需要先進的提取、分離與制備等技術的支撐;在消費環節,需要農業大數據技術、新型速測技術等支撐。要針對農業產業高效化、安全化、低碳化、循環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技術創新需求,引導涉農科研單位、高校、企業等不同創新主體共享平臺、共享制度、共享激勵,打通產學研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形成以企業為核心、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協同創新格局,解決基礎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轉化、市場應用“最后一公里”有機銜接問題,從而突破農業產業高質高效綠色發展的瓶頸。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