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綠色旅游產業鏈逐步延伸,涵蓋了從住宿到
交通、從飲食到娛樂等多個領域,形成了綠色旅游的多元化發展格局
綠色旅游一方面需要加強需求側管理,另一方面需要著力完善供給側產品體系建設,建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完備的保障體系,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近年來,我國旅游業快速發展,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民生產業。然而,旅游產業的碎片化價值鏈、旅游產業無序開發一度帶來了環境污染、能源消耗增加、傳統文化商業化和居民生活干擾等
問題。
2023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作出了關于綠色旅游的具體部署。作為新型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旅游在游客的行為上實施綠色約束,同時也對旅游產業運營及設施建設進行綠色規范,促進環境友好新型消費的發展,體現了生態文明理念的深刻內涵,中國綠色旅游發展步入新的階段。
2024年9月,中國旅游研究院綠色旅游研究課題組發布了《大熊貓·綠色旅游發展指數報告》。報告提到,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社會開始思考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中國旅游從業者變得更加關注環境,主動擔責、積極作為。全產業鏈的綠色實踐,驗證綠色旅游發展正當其時。
綠色理念驅動模式創新
春節期間,成都邛崍市蘆溝竹海景區的守拙精品民宿迎來了忙碌時刻。
民宿位于成都郊外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平樂古鎮旁,竹林山半山腰上,吸引了眾多住客。冬日陽光灑在這片濃綠竹葉掩映下的中式庭院里,溫暖清新。民宿主理人黃新正在組織工作人員參與一項傳統活動——“洗竹”?;顒釉醋灾袊鴤鹘y文化,寓意除舊布新。游客們在住宿體驗中感受到節日的氛圍,還能體會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獨具文化匠心的民宿本身,也成為新的旅游目的地。進入主樓,腳下青磚是百年前的老城墻磚,門口的“大石缸”,是保存了北宋時期最完整的古法
造紙遺址之一,一下讓人回到“成都草紙半平樂”的年代。據介紹,民宿原為一棟川西民居,工匠們對其細致改造,保留川西建筑特色的同時,將每一塊磚、每一根木頭標上序號,順山勢,應水景,最大程度還原舊時風貌,并在結構上進行現代化改進,以滿足綠色居住需求。
一磚一瓦間,綠色旅游消費逐步從抽象理念轉化為產業實踐。中國旅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韓晉芳介紹,近年來,綠色旅游產業鏈逐步延伸,涵蓋了從住宿到交通、從飲食到娛樂等多個領域,形成了綠色旅游的多元化發展格局?;有詮?、與自然緊密結合的綠色旅游項目,能提升游客的環保意識,還能在教育與娛樂中實現長期的社會效益。
黃新談到,綠色旅游中,具有當地特色的餐飲是一種可持續的消費方式,成為吸引游客的新亮點,“從農場到餐桌”的生態飲食理念倍受歡迎。一到節假日,民宿生意紅火,自有菜園“南野”為住客提供新鮮有機蔬菜,游客可以自揀雞蛋、品嘗自種食材,還能讓孩子們參與認養自己的一塊小菜園,體驗種植的樂趣。不少成都家庭選擇回歸自然天地間,在“田間地頭”參與私房年夜飯制作。
守拙精品民宿還組織開展山野小溪放河燈等一系列具有春節傳統特色的活動。黃新說,除了貼近時令和節氣的特色活動外,民宿免費為游客提供單車,方便他們穿梭在美麗的竹林間,享受健康騎行樂趣,同時配備新能源充電樁,保障綠色出行。這些活動和基礎設施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通過綠色消費的形式傳播了環保理念。
綠色旅游注重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倡導旅游目的地在生態保護、環保設施以及低碳交通等諸多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守拙精品民宿的做法,恰是成都踐行綠色旅游理念的生動縮影。
2024年9月,中國旅游研究院課題組公布了綠色旅游實踐優選目的地名單,成都位列其中。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在綠色旅游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與實踐,逐步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綠色發展模式。例如,“森林+景區”的“寶山村模式”;“茶園+景區”的“成佳村模式”;“礦區+文旅小鎮”的“?江鎮模式”等。
受訪專家表示,通過將世界遺產與生態旅游、古跡文化與文博游、民俗文化與綠色鄉村游等有機結合,成都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綠色旅游體驗,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成都市新津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學課堂上,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解復雜的環保概念?!啊闾肌侵?a href="http://m.sfmzp.com"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碳排放約等于零,為什么不能等于零呢?因為我們還要呼吸。”老師的話語引來一陣輕松的笑聲,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好奇,“碳排放”“溫室效應”“可持續發展”等專業名詞不再遙遠和抽象。
講解結束,大家走進了電芯車間?!皨寢?,這個機器和我玩具里的機器人好像?!背啥际忻裢趸勖魩е?歲的兒子,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生產線上的每一個細節。透過透明的車間窗口,機械臂精準地取放零件,完成從投料、攪拌、涂布到冷壓、模切、卷繞等12個步驟,一塊塊電池有條不紊地生產出來。這個過程不僅讓孩子們看到了先進的綠色低碳科技,也感受到與自然和環保緊密相連的產業力量?!坝袡C會走進綠色低碳的新能源工廠,對孩子和大人來說,都是一次新奇的體驗和良好的教育?!蓖趸勖粽f。
韓晉芳總結,當下,以環保工廠研學為代表的綠色旅游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熱門選擇。這一現象的背后,是消費者對健康、環境以及環保等方面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
受訪專家表示,游客對綠色旅游的期待主要體現在親近自然、追求健康生活方式、體驗當地文化習俗和智能化提升旅游體驗的便捷性和互動性等方面,更愿意參與生態友好類旅游項目。“這種需求變化為旅游產業提供了更多創新發展的空間,推動相關產業研發出更加可持續、更加富有特色的旅游產品?!表n晉芳說。
以成都為例,在綠色旅游需求不斷釋放的背景下,2024年,成都市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在公園城市局指導下,圍繞濕地日、愛鳥周等節點,開展了36場科普活動,吸引超8000人參與,覆蓋460余所學校,影響超過4萬人。
2024年,成都市地方標準《公園城市濱水綠地鳥類棲息地植物景觀營建指南》(征求意見稿)完成并公開征求意見?!吨改稀诽岢?,宜保留濱水綠地內長勢較好的原有植被;鄉土植物應用占比宜不低于70%;對濱水綠地鳥類棲息地進行區域劃分,實施差異化的植物景觀營建……這些舉措旨在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綠色旅游需求,推動綠色旅游發展走深走實。
1月,成都冬日不算寒冷。青頭潛鴨游弋在湖水中,與它一起在成都越冬的伙伴還有很多。而成都平原為這些遠道而來的游客準備了豐厚的饋贈,平原之上遍布河湖、溝渠、坑塘,水草繁茂,魚蝦肥美。
如今,人們總能在成都市內的各類旅游景區,看到群鳥齊飛的壯觀場面。2024年成都境內已累計觀測記錄到577種鳥類,約占全國總數的38.34%,全省總數的76.22%。
供給側需求側改革并行
發展綠色旅游的核心在于提升生態體驗與品質生活。多位受訪專家表示,綠色旅游一方面需要加強需求側管理,另一方面需要著力完善供給側產品體系建設,建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完備的保障體系,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基于對群眾需求的深入調研了解,成都市積極推動供給側改革,不斷優化綠色旅游服務供給。
紅石公園地鐵站口,市民劉濤與朋友邊走邊聊,很快便走進了紅石公園。公園綠道四周是高大的綠樹和繡球花,遠處矮丘如黛,近處的小溪蜿蜒流淌。
為了更好滿足市民和游客的多樣化需求,成都市不斷優化綠色空間布局,提升公共服務供給。在成都,公園綠道已成為一種“精神快充站”。這種從家門口、地鐵口就能迅速進入的綠色空間,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城市微旅行的好去處。這里不僅是人們休閑放松的場所,也讓人們在喧囂的城市生活中,短暫地與自然親密接觸,享受身心的舒緩與放松。
不僅依賴市場驅動,成都也注重從
政策層面全方位布局,推動城市綠地開放共享。2024年,成都市新建各級綠道1013公里,各類公園63個。成都市規劃全長16930公里、全球最長的天府綠道體系,每日更新、不斷延伸,串聯起成都境內的公園、小游園、微綠地等多級城市生態體系,公園城市“大戰略”同時是每個市民可感可及的游玩“小確幸”。截至目前,成都天府綠道總里程已超過9000公里。
綠色旅游不只是市場行為,還應該是旅游目的地建設的重要戰略和方向。目前,不少旅游目的地城市圍繞智能管理,調節、降低對環境、文化和經濟的影響,提供高質量旅游體驗,并出臺政策與標準,增強公眾綠色環保意識。
作為國家低碳城市試點之一,成都自2017年起,在綠色低碳出行、綠色辦公、生活垃圾分類、綠色文化等與綠色旅游密切相關的領域持續發力,系統性構建綠色低碳消費體系。通過完善法律
法規、出臺政策措施和加強頂層設計,成都在綠色發展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綠色旅游的全面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例如《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成都市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條例》《成都市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保護條例》《成都市旅游住宿業低碳環保綠色消費宣傳動員行動方案》等文件陸續出臺,從源頭上規范旅游企業、消費者的環保生活消費方式,努力將制度優勢轉化為綠色旅游發展的治理效能。
成都市還在綠色旅游需求側管理上發力?!疤蓟萏旄逼脚_成為推動綠色旅游和綠色消費的重要抓手,該平臺創新制定了低碳評價標準,覆蓋餐飲、商超、A級旅游景區、星級酒店、綠色旅游飯店、展會等多個消費場景,賦予這些場景低碳屬性,引入碳核算機制,推動低碳旅游和消費成為一種潮流,鼓勵游客通過低碳行為積累積分兌換優惠,促進綠色消費。
截至2024年底,“碳惠天府”平臺已吸引超過240萬用戶,累計開發106個碳
減排項目,實現
碳減排量46萬余噸。通過機制創新和場景拓展,助力成都在綠色消費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綠色旅游注入了全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