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定四級監管網格 屬地管理權責清晰
作為以
鋼鐵、
電力、
水泥等為主導產業的重工業城市,萊蕪市經濟結構偏重,工業污染源相對集中。然而,由于資金限制、監察手段滯后等因素,環境監察工作點多、線長、面廣以及高度分散、責任不明等
問題日益突出,傳統的環境監管方式顯然力不從心。
萊蕪市環保局副局長劉作利告訴記者:“萊蕪市基層環保組織力量薄弱,各功能區、各鎮(街道)沒有獨立的環保工作機構,村一級環保力量更是空白。原有的環境質量監測站主要集中在市區和河流斷面,無法反映全市的環境質量狀況,在出現環保問題時,也容易導致權責不清,責任方互相推諉。”
為進一步強化環境監管,提升環境質量,萊蕪市委、市政府將環保網格化體系建設列入了2014年為民辦的十件實事。全市根據“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權責清晰、便于監管、利于處置”的原則,建立了環保監管四級網格。
萊蕪市一級網格以全市所轄行政區域為一個單元,劃分為1個網格;二級網格以各區所轄區域為單元劃分為萊城區、鋼城區等5個網格;三級網格以各鎮(街道)所轄區域為單元劃分為20個網格;四級網格原則上以行政村(社區)為單元劃分,也可連片劃分,具體由各鎮政府(街道辦)根據實際情況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