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和水資源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首先需要關注的
問題是生產新能源、利用新能源發電都不可避免的水資源需求,而可用水資源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則對此形成強力挑戰。由于各種用水需求以及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無節制的取用,原本已存在淡水資源緊缺的地區還將面臨全球能源發展預期增長和預期用水量增長的問題。
更令人擔心的是,由于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預計到本世紀中葉,很多中緯度地區的降水量下降會使地表淡水供應量減少20%~40%。這表明在不久的將來,許多地區還會面臨更大的供水壓力。
第二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新能源技術的用水需求不斷增長。國際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2012》中發表的最近一項研究預測,到2035 年,全球能源需求將增長30%,而生產能源、利用能源發電所需用水量將增加85%。這表明利用新能源發電將需要更多的水資源和高耗水能源技術。
由此可見,諸如碳捕集、核能、聚光型太陽能熱發電和生物燃料等許多用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新能源技術,其用水量都是它們正在取代的傳統能源技術的二至四倍,而有些則屬于高水密集型技術,其中包括灌溉生產型生物燃料,其耗水量達到傳統石油燃料生產的2000 倍。還有些可再生能源技術——比如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干式熱電冷卻技術,它們雖然只需要極少量的水,但卻存在技術可靠性以及使用可持續性等問題。這說明主要能源
政策需要從系統層面來考慮對自然資源的影響,以便更好地支持未來在水、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為支持人口和經濟增長而不斷增長的用水需求和為支持改善公共健康及衛生而增加的生活用水供給需求。尤其是在亞洲、南美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預計到2035 年,這些地區的農業領域用水需求將增長10%~20%,生活供水領域的用水需求將增長30%~40%。
世界發達地區和發展中地區各領域的相對用水量情況顯示,發展中國家若要趕上發達國家目前的能源基礎設施水平,可能需要將分配在能源發展領域的用水量增加3 至4 倍,2009 年世界經濟
論壇的一份報告也做過相同的預測。在許多水資源已然十分有限的國家及地區,這將使得能源領域與其他領域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世界能源委員會在2010 年的《水和能源》報告中也強調全球目前水資源供應情況不能滿足擬議能源發展計劃中的幾個地區。對于許多國家,尤其是許多發展中國家而言,要建立未來幾十年可持續的能源和水資源發展戰略,將面臨多個領域為滿足不斷增長的用水需求而展開水資源競爭所帶來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