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生產由數量增加轉向質量提升
報告預測,未來10年,中國水果產量預計持續小幅增長,水果生產結構優化,質量得到提升;水果消費量增加和消費結構升級。與過去10年相比,水果供需量增速將放緩,需求將對供給起到更主要的引導作用,新型產銷經營方式和現代物流將對水果
市場產生深刻影響。
未來10年,中國水果產業發展將由數量擴展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展望期內,大宗水果品種如蘋果、柑橘屬水果熟期結構和品質結構將繼續改善;小宗水果品種生產多樣化水平將繼續提高,熱帶和亞熱帶水果將較快發展。水肥一體化技術、農業機械化應用、采后商品化處理技術、標準化和集約化經營是未來10年水果生產提質增效的重要技術途徑。
未來10年,水果直接消費總量增加,加工消費量上升。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消費觀念改變、膳食結構改善,對水果的消費需求將進一步擴大。城鄉消費差距預計持續縮小,收入水平提高、人口持續增長和城鎮化水平提高將推動水果直接消費總量增加。城鎮居民水果消費結構優化和品質提高,農村居民水果消費將較多體現為“量”的增加。伴隨消費量小幅增長,水果消費的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也將明顯改變。一是消費者對水果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的需求愈加多元化。二是果汁、果汁飲料、果酒等水果加工制品的消費需求較快增長。三是欠發達地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現代物流的發展,將縮小水果消費的區域間差距。未來,中國水果及制品仍具有較強出口優勢,全面提升果品質量將推動水果出口擴大。
近兩年來中國水果及制品出口量持續縮減,原因:一是中國成本上漲降低出口比較優勢;二是國際水果制品市場萎靡制約了濃縮蘋果汁等水果制品的出口。展望期內,隨著中國水果產業轉型升級,果品質量改善,果品標準化和品牌化得到提升,水果出口預計將擴大。未來10年,水果進口增長仍具有空間。國內消費者購買力提高、進口水果價格優勢、電商發展均對水果進口有促進作用,中國與非洲、南美洲、大洋洲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貿易關系加強也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水果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