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被列為重大國家戰略,今年以來,這一戰略被進一步明確、細化。日前發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在京津冀
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其中,環保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心。
要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的進程,盡快壓減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大力培育綠色低碳的新經濟增長點,縮小
河北與京津差距,全面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成為當前亟待破解的
難題之一。那么,對于京津冀地區來說,環保產業能否成為協同發展的重要領域,京津冀環保產業鏈如何構建?
環保產業能否擔起重任?
環保產業對GDP的貢獻潛力巨大,可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京津冀地區是目前全國水和大氣污染最嚴重,全國水資源最短缺,全國資源環境與發展矛盾最尖銳的地區之一。2013年,這一地區PM2.5平均濃度達到106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濃度達到149微克/立方米,比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規定的數值平均超標兩倍多,同時SO2、NO2也不同程度超標。
對于京津冀地區目前存在的環境
問題,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巡視員馮良曾指出:“這一地區生態環境承載力已經到了懸崖邊上,加強環境治理設施建設、擴大生態空間是京津冀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同時,加強現有產業優化升級和環境治理工作,也是提升京津冀發展水平的重大措施”。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
北京市
節能環保領域的企事業單位數量超過2000家,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主營業務收入約1800億元,約占全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規模的10%。據測算,環保產業產值的增加,占北京市總產值增加的比重約為2%,節能環保產業已經成為北京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
按照《北京市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預計到今年年底,北京市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5000億元,占全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的10%以上,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4%左右。其中節能行業年產值達到2000億元,環保行業產值達到2500億元,資源綜合利用行業產值達到200億元,其它綜合性行業產值約3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