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恢復陸地生態系統:碳減排新路徑

2019-12-24 13:41 來源: 中國科學報 |作者: 卜葉

生態系統恢復有利于碳匯


氣候變化將對許多自然生態系統產生越來越不利的影響,其中很多不利影響是不易逆轉的,比如凍土融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被認為是降低此類風險的最佳選擇。

此前,許多研究已經探索了生態系統如何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數據表明,過去10年,陸地生態系統每年的碳吸收量約為32億噸,相當于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的1/3。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徐慶表示,就目前的研究來看,不管森林生態系統還是草原生態系統,在生態系統恢復后,碳匯基本都是增加的,減少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在緩解陸地生態系統氣候變化方面,保護完整的碳儲存、避免毀林、重新造林和恢復退化的泥炭地等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的措施。

有充分證據表明,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重新造林可以產生一個巨大的碳匯。從長期來看,新造的森林儲存了相當數量的碳。2001年至2010年,對于潮濕的熱帶和西伯利亞北部的研究發現,重新生長的森林比完整的老森林碳匯高。

利用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來幫助人類適應氣候變化的主要措施包括恢復濕地和河流的自然特征、減少洪峰流量、增加蓄洪能力、實現洪水管理、植樹造林、實現局部降溫等。

Michael介紹,高碳生態系統,特別是森林和泥炭地,應加以保護和恢復。科學家們需要開展進一步的工作,以測試具體的緩解和適應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在不斷變化的氣候中哪些措施最有助于支持生物多樣性。因此,相關部門和科學界需要更有力的監測和評估來推動進展。衡量生物多樣性的適應情況尤其具有挑戰性,監測和管理需要共同發展。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也強調,目前,對適應的評估和報告側重于行動的規劃和實施,而不是評估這些方案是否成功地降低了生態脆弱性。盡管2019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成果不多,但是期待未來有所轉變。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