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應對氣候安全問題的對策建議
從世界氣候安全的最新態勢以及安理會辯論主要內容來看,要求安理會在應對氣候安全
問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已成為國際主流,我國作為常任理事國理應順勢而為。一方面,積極推動建立協同高效的國際氣候安全治理體系,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共同解決全球氣候適應與安全問題;另一方面,要在習近平總體國家安全觀與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加快推動國內適應型社會建設,為我國中長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氣候安全保障。
一要找準角色定位,推動建立協同高效的國際氣候安全治理體系。氣候變化問題面前,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積極推動發達國家要在加大自身
減排力度的同時,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安全挑戰。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作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主渠道作用,支持安理會發揮積極作用,推動聯合國系統形成分工明確、協調統一、團結高效的應對氣候安全治理體系。支持設立秘書長氣候安全問題特別代表,推動安理會在氣候風險評估、預警、報告及協調應對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加大針對遭受氣候災害國家的人道主義援助,持續降低氣候變化對武裝沖突的推動作用,著力提升氣候風險形勢嚴峻國家或地區的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
二是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共同提升主動適應氣候變化能力與水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各國加強合作,采取集體行動來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中國將認真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定》等相關義務,結合自身國情與能力,繼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小島嶼國家解決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等適應缺口。作為聯合發起國,中國將積極支持委員會為全球適應氣候變化貢獻解決方案,支持各國將氣候風險納入其經濟發展戰略和投資計劃,優先滿足世界上最貧窮和最脆弱人群的適應需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適應氣候變化領域的務實合作,針對遭受氣候災害的國家提供及時的人道主義援助,針對氣候脆弱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支持發展中國家提升應對氣候災難風險的能力,為提升全球氣候安全水平做出中國貢獻。
三是加快構建氣候適應型社會,全面提高防御氣候安全風險能力。氣候安全是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支撐。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認真落實好《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主要目標與重點任務,加快構建氣候適應型社會,充分發揮應對氣候安全與生態環境保護、城市建設管理、防災減災等的協同作用。盡快啟動針對國內重點生態系統、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人群的氣候風險評估,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應對方案。持續推動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建設與城鎮化高質量發展,將降低氣候災難損失與提升脆弱人群的健康水平,作為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徑,為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提供強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