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綠色新政的主要內容
一是提高歐盟2030年和2050年的
減排雄心。基于原有的2020年、2030年控排目標進展遲滯的評估結果,歐盟委員會計劃于2020年夏提出一項影響評估計劃,將2030年歐盟減排目標從原有的在1990年水平上至少減排40%,提高到50%,并努力提高到55%,到2050年實現氣候中和。為了到2050年成為全球首個凈零排放的洲,《歐洲綠色新政》從能源、工業、建筑、
交通、糧食、生態和環境7個方面規劃了行動路線圖,并呼吁各國與之攜手努力。
二是提供清潔、可負擔得起的、安全的能源。能源系統的脫碳對實現歐洲2030年和2050年減排目標至關重要,但能源生產和使用占歐洲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5%以上,且2017年,歐洲只有17.5%的最終能源消費來自可再生能源。為提升2030年控溫目標,進而確保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歐洲綠色新政》明確要求加速能源領域的立法、修法進程。同時,歐盟委員會將在2020年6月完成對《國家能源氣候計劃》的評估,在2020年內制定《海上風電戰略》,并對泛歐能源網的相關規則進行評估;在2021年6月對歐洲能源領域的相關法律進行審定,并提出修訂《能源稅指令》的建議。《歐洲綠色新政》還要求各成員國應在2023年內完成其國內能源和氣候計劃的修訂,以契合新的歐洲氣候雄心。
三是提出面向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的工業戰略。雖然工業排放占歐洲溫室氣體排放的20%,但歐洲工業原料的使用量還是不小,且其中僅有12%的工業原料可以回收或再利用。因此,要實現歐洲的氣候和環境目標,需要一種新的、以循環經濟為基礎的工業
政策。根據《歐洲綠色新政》,歐盟委員會2020年3月將制定《歐盟工業戰略》,出臺《循環經濟行動計劃》,其中將包括一項關于可持續產品的倡議,并以紡織、建筑、電子和塑料等資源密集型行業為重點。從2020年開始,歐洲將開展關于廢物處置的立法,并在能源密集的工業部門采取利于氣候中性和產品循環的
市場激勵措施,力求到2030年,歐洲所有的包裝都是可重復使用或可回收的。歐盟委員會還將在2020年提出“實現煉鋼過程到2030年零排放”的建議,在2020年10月制定《電池法》。
四是掀起建筑業的綠色“革新浪潮”。建筑業占歐洲能源消耗的40%,且目前的公共及私人建筑翻修率將至少翻一番。《歐洲綠色新政》要求于2020年在建筑業掀起“革新浪潮”,以能源資源更有效的方式新建和翻修建筑。歐盟將制定差別化的能源價格,提高建筑數字化管理水平,實施更廣泛的建筑防護措施,執行更嚴格的建筑
節能規范,努力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歐盟委員會將推出一個融合了建筑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建筑師和工程師的開放平臺,促進金融創新和建筑節能,并通過集中整修大型街區獲得規模經濟效益。為保證社會公平,歐盟秉持“不讓任何人掉隊”原則,將為5000萬名消費者提供取暖費資助,并特別注意改造社會福利性住房、學校和醫院,幫助那些難以支付能源賬單的家庭。
五是發展可持續和智能的交通。交通
運輸占歐洲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四分之一,且還在繼續增長。《歐洲綠色新政》要求到2050年將交通領域的排放減少90%。為實現這一雄心,新政計劃到2020年制定《可持續和智能交通戰略》并評估相關的立法選擇,確保不同運輸方式的替代燃料均具有可持續性。歐盟委員會將于2021年提出修訂《聯合運輸指令》的提案,評估《關于化石燃料替代的基礎設施指令》和《泛歐交通網條例》。到2025年,歐洲道路上的1300萬輛零排放和低排放汽車將需要大約100萬個公共充電樁和加油點,為此《歐洲綠色新政》提出從2020年開始,籌資部署公共充電樁和加油點,開展替代燃料的基礎設施建設。歐盟將在2021年提出更嚴格的內燃機車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并于2021年改進鐵路和內河航道的運力管理。
六是建立公平、健康、環境友好的“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體系。歐盟委員會計劃于2020年春發布《從農場到餐桌戰略》,力求保持歐洲食品的安全、營養和高質量。該戰略將要求食品必須以對自然影響最小的方式生產,并將農民和漁民作為改革的關鍵。《從農場到餐桌戰略》將有助于建立“公眾意識提升——食品生產系統更高效——存儲和包裝更科學——消費更健康/食物浪費更少——農業加工和運輸更可持續”這一閉環的、從生產到消費的食品循環體系。《歐洲綠色新政》要求,從2020年到2021年,歐盟委員會應基于《從農場到餐桌戰略》對照檢查原有的國家戰略、計劃和草案;在2021年采取包括立法在內的措施,以顯著減少化學農藥、化肥和抗生素的使用和風險;在歐盟2021年到2027年的預算中,應確保40%的農業政策有利于氣候行動,30%的海洋漁業基金能夠為氣候目標做出貢獻。
七是保護恢復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能夠提供食物、淡水、清潔空氣和人類庇護所,有助于減輕自然災害、減少病蟲害并調節氣候。《歐洲綠色新政》基于保護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之間的關系,提出三方面要求:在生物多樣性方面,歐盟委員會將于2020年3月出臺《歐盟生物多樣性2030年戰略》,于2020年10月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上提出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全球目標,建議增加城市空間中的生物多樣性,并從2021年開始圍繞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因素綜合施策;在森林保護方面,歐盟委員會將制定一項新的《歐盟森林戰略》,開展植樹造林和森林修復,改善森林質量和數量,以達到氣候中和目標。從2020年開始,歐洲將采取措施支持無森林砍伐的價值鏈,鼓勵那些不使出口國造成森林砍伐的進口,以盡量減少全球森林風險;在海洋保護方面,要求藍色經濟必須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核心作用,應充分利用海洋資源,挖掘藻類的價值,尋求新的蛋白質來源。
八是走向無毒、零污染的環境防治。《歐洲綠色新政》提出,將于2020年夏季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化學品戰略》,于2021年出臺防治空氣、水和土壤污染的《零污染行動計劃》,還將于2021年修訂有關大型工業設施污染治理的相關措施。新政要求提高上市產品評價標準,將更好的健康保護與增強全球競爭力結合起來。在水污染治理方面,新政要求保護湖泊、河流和濕地的生物多樣性,依托《從農場到餐桌戰略》,減少因營養過剩、微型塑料和藥品濫用造成的污染;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新政要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審查歐洲空氣質量標準,向地方政府提供支持,為市民提供更潔凈的空氣;在工業治理方面,新政要求減少大型工業設施的污染;在化學品治理方面,將采用無毒的技術創新以保護公民免受危險化學品侵害,開發可持續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