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監測再升級,部分地區將黑碳、非甲烷總烴和PM1納入監測
曾幾何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港口作業工人的日常。但今天,如果你走近上海洋山深水港區擁有的世界最大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你會發現,偌大的碼頭潔凈整潔,少有泥污,更是看不到
運輸工人,這是港口現代化建設的產物。
我們正在向全球一流的現代化港口邁進,在環境管理水平上,也需要實現質的飛越。監測數據是港口管理者的“眼睛”。為了推進排放源管理及空氣質量監測,我國部分港口已經在大展拳腳,開始嘗試世界領先的做法。比如,設置港口空氣質量監測站,實時監測空氣質量水平。除常規六項大氣污染物外,部分港口開始監測其他污染物,如黑碳、非甲烷總烴和PM1等。
“在沿海港中,日照港擁有較多的監測站,達到15個,實時公開港口六項污染物數據和AQI。天津港、唐山港也擁有兩個監測站。上海港除了監測常規六項大氣污染物之外,還對苯系物、非甲烷總烴和黑碳等污染物進行監測,有設置監測站但具體數量未公開?!背苫刍鄹嬖V記者。
此外,內河港在監測站數量上較沿海港少一些。當前,蘇州港建有3個監測站,目前尚未驗收,監測范圍較部分沿海港有所不同,除了常規六項外,部分站點對VOCs、非甲烷總烴和氨進行監測。佛山港雖然只有1個監測站,但已將PM1和黑碳納入日常監測,對港口大氣環境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對于進一步提升港口的管理能力,彭傳圣告訴記者,根據美國洛杉磯等港口的經驗來看,編制港口的排放清單將會對
減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排放清單是什么?通俗一點講,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港口的體檢報告單,港口管理者拿到這份報告單,就可以比較清楚地了解各種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以及具體的來源。有了清單后,就可以知道什么是控制的重點,在哪些方面控制什么樣的污染物,從哪個角度去控制比較清楚,更加精準科學。
對此,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別研究員劉歡表示贊同,“在我國,移動源具有總量大、活動強度高、高度聚集等特征,威脅我國大氣環境及人群健康。建立高時空分辨率船舶排放清單,科學識別船舶排放特征,提高區域空氣質量模擬效果,可為船舶的管理和控制提供技術支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