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成本
盡管具有長期效益,并能在初期提振經濟活動,此類
政策的確會在轉型過程中帶來成本。相比不改變政策的情景,在2037-2050年,減緩氣候變化戰略將使全球年均GDP增速平均下降約0.7%,到2050年降幅將擴大至1.1%。然而,考慮到今年到2050年全球產出預計將增長120%,這種成本似乎是可控的。如果氣候政策能鼓勵清潔技術的技術發展(例如通過研發補貼),那么對產出的拖累作用將進一步減弱。此外,如果考慮到民眾健康狀況改善(因為環境污染好轉)或
交通擁堵減少等重要益處,該期間內上述政策組合對產出的影響可能是中性的。
在轉型時期,各國因實施上述政策組合導致的產出成本存在巨大的差異。部分發達經濟體可能面臨較低的經濟成本,甚至可能在轉型過程中受益。考慮到這些經濟體更早投資于可再生能源,它們可以更容易地擴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避免高昂的調整成本。可以預計,經濟或人口增速較快的國家(尤其是印度)以及大多數產油國將因放棄廉價能源(如煤炭或石油)承擔更大的經濟成本。然而,對大多數國家而言,這些產出成本仍然很低,且這需要與得以避免的氣候變化損失和減少化石燃料使用帶來的健康效益進行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