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央行:我國碳市場存在金融化程度低等問題 應鼓勵機構參與市場交易

2021-1-11 22:39 來源: 央行研究

推動我國碳金融市場加快發展的政策建議


加快發展碳金融市場,既要夯實產業基礎和現貨市場,也要構建完善碳金融制度體系。

第一,提高認識,強化約束,爭取提前實現2030達峰目標。一方面,壓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繼續強化碳排放硬約束。加強宣傳教育和政策激勵,提升地方政府和市場主體落實“十三五”碳排放控制目標的意識、決心和行動,爭取提前達峰,并探索推動部分先進地區率先提出碳中和目標。研究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將總量控制目標細化分解至各行業、各地區,并強化考核。另一方面,培育交易活躍、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市場,盡快推動正式開展交易。遵循適度從緊原則確定碳配額總額,確保形成合理碳價。在交易方式方面給予交易機構更大的靈活性,在嚴格監管的前提下研究探索碳排放權交易場所開展連續交易和集合競價。引入中央對手方機制,建立碳定價中心,設立碳配額預留機制與碳市場平準基金,完善價格調控。

第二,培育綠色低碳產業,提升碳金融市場需求。著力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碳捕集和封存等低碳技術,彌補高污染高能耗產業退出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的負面影響,提升實體經濟對包括碳金融在內的綠色金融的市場需求。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疫情后的經濟復蘇計劃,如新增投資盡可能向綠色項目傾斜,在救助計劃中附帶“減排提效”條件等。

第三,完善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在法律層面明確碳排放權的屬性。建議在《民法典》執行過程中,對包括碳排放權在內的環境權益的法律屬性及可否出質等進一步予以明確。在部門規章層面,建議制定碳金融市場監管和交易管理政策,統一市場監管、交易制度、法律責任、激勵約束機制、會計及稅收處理等相關內容。

第四,提升碳金融市場的定價權威性和交易效率。適當放寬準入,鼓勵相關金融機構和碳資產管理公司參與市場交易、創新產品工具。探索建立碳金融行業自律機制。培育中介機構和市場,鼓勵發展融資類、投資類、保障類、信息咨詢服務類中介機構。鼓勵數字技術與碳金融深度融合,利用大數據、區塊鏈、智能投顧等先進技術在客戶篩選、投資決策、交易定價、投/貸后管理、信息披露、投資者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

[1] 課題組成員:研究局局長王信,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雷曜,研究局市場處楊娉、王琰。
[2]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ICAP),“Emissions Trading Worldwide: Status Report 2020”,第7頁。
[3] 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計劃(CORSIA)由國際民航組織推動構建,是第一個全球性行業減排市場,原定于2021年正式啟動,目標是將全球航空業碳排放總量控制在以2019、2020年平均碳排放總量為基準的范圍內。截至2020年初,已有82個國家和地區自愿加入第一個控制期,覆蓋全球航空業77%的碳排放量。
[4] 碳泄露是指在只有部分成員參加國際聯盟的條件下,承擔減排義務的國家采用的減排行動可能導致不承擔減排義務的國家進一步增加碳排放的情況。碳泄露問題因《京都議定書》下的不對稱減排機制而引發全球關注,也成為南北方激烈爭論的重要問題之一。
[5] 到2020年達到40-80美元/噸二氧化碳當量,2030年達到50-100美元/噸二氧化碳當量。
[6] EU-ETS的定位是高度金融化的市場工具,一啟動就是期貨現貨同步推出的一體化市場。RGGI體系中期貨交易甚至早于現貨出現。RGGI現貨交易于2009年1月1日啟動,而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下屬的芝加哥氣候期貨交易所(CCFE)在2008年8月便開始了RGGI期貨交易。
1234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