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氫能板塊交易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見稿》提出建設
碳交易中心氫能產業板塊交易平臺,建立較為完善的清潔氫
認證、
碳排放核算方法體系、碳交易機制等創新制度體系,搭建能源互聯網交易平臺,服務綠色氫能產業發展。
3月10日,
北京市印發實施《北京市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提出北京將完善碳
排放權交易制度,承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
減排管理和交易中心。
平安建投高級業務經理張仕元認為,北京市建設并完善氫能產業板塊交易平臺將有利于在氫能投資方面,打通利用氫能所形成的綠色權益補貼支持產業發展的通道,打造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中重要的金融支撐環節之一。
氫能屬于二次能源,制氫產業的主體屬于能源企業。北京綠色交易所總經理梅德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按照規劃方案的技術路線,
電力行業將是氫能產業的上游產業。要推動氫能產業發展與碳交易體系協同發展,首先基于上游電力行業發展方向,短期內碳交易主管部門需要根據制氫行業的發展特點,制定合理的配額分配方法和制度,有的放矢地制定行業碳排放核算的指導文件。制氫產業中的重點排放單位則應做好能力建設,逐步完善對碳排放管理和碳交易
市場相關各方的知識體系。同時,制定監測計劃,做好報告與核查工作,并積極參與碳交易活動。
梅德文認為,氫能產業與碳交易的協同發展有利于實現氫能產業向低碳化綠色發展的目標。短期內,將制氫產業內的重點排放單位納入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鼓勵產業主體控制排放,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市場機制獲得有利的發展條件。從中長期來看,開發與氫能應用相關的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
ccer)、參與CCER交易都能夠推動氫能產業鏈的延伸,助力我國的能源結構轉型。
中國能源
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則認為,目前由于氫能產業規模化生產和應用都還在發展階段,所以氫能產業板塊真正開始碳交易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搭建平臺不難,但平臺要真正發揮效用就需要有足夠的人參與,這就取決于產業規模的大小,所以北京市還是要先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林伯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