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品牌建設要和碳管理同頻共振
為什么要把
碳管理和企業品牌建設聯系起來?可以從五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
碳中和成為全球主旋律,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落實到企業管理,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正在從愿盡責任逐步向必盡責任轉化。以前,企業宣布碳達峰、碳中和,是企業的愿盡責任,彰顯品牌的前瞻性;現在,它變成必盡責任,所有企業都要有碳
減排方面的行動方案、戰略規劃和管理變革,也要有相應的品牌建設,這是時代發展潮流。
第二,企業對氣候變化的認識水平及其針對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開展的碳管理能力,將決定企業未來發展的空間。專家預測,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激起資金、技術、
市場、貿易等領域的巨大變化,綠色金融、技術創新、
碳交易、碳成本等成為重要議題,但是也要意識到全社會碳中和意識的影響,要重視消費端對低碳產品、服務和低碳企業的要求。如果消費端不認同企業在碳管理方面的表現,或者不支持企業
碳減排規劃和行動,那么前面的努力可能都白費。所以,品牌建設要圍繞消費端,并和碳管理連通。
第三,企業品牌建設從來都離不開時代背景。碳中和大潮涌來,為企業品牌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時代內涵和新機遇。如今品牌越來越難做,因為時代在變,最早的品牌說說產品就可以,再后來說說怎么滿足客戶需求就可以,現在品牌建設難度更大了,要關注可持續發展,品牌才有一定高度;要圍繞著利益相關方的需求,才可能建立符合公眾需求的品牌形象。
這張圖清晰地表明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全球性風險對人類發展的影響,當社會普遍關注碳達峰、碳中和的時候,企業和利益相關方對這個領域的所有表達、所有主張、所有行動,都是品牌建設的一部分。
第四,品牌建設是企業重點工作和內外部溝通并贏得理解、認可和支持的過程,是管理的組成部分,也是追求管理績效最大化的行動。從管理角度來看,企業從目標愿景、戰略規劃、指標體系、措施行動,信息披露與利益相關方溝通,到以碳管理為基礎的企業品牌建設,形成了一個閉環。企業想要表達品牌的整體價值,就需要體現綜合價值,包括環境價值,經濟價值以及社會價值。因此,管理部門要和品牌部門緊密聯動,碳品牌建設是碳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第五,基于碳管理的企業品牌建設,不是“漂綠”行為,是將企業碳管理與消費端相銜接的行動,實現“環境-經濟-社會”三者融合。基于當前時代背景,當前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不亞于工業革命帶來的變革。在工業革命時期,傳統發展模式是從自然中獲取資源實現人類發展與進步;但是在生態文明建設當中,人類發展要基于自然,探索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商業模式。
一般而言,企業的技術創新可以在內循環中完成,但是企業的環保創新離不開社會創新和技術創新,需要消費端的配合。比如,蘋果公司的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其整個供應鏈的100% 碳中和,但是如果消費者手中的產品不參與其中,蘋果公司就難以實現這一目標。因此,必須動員所有消費者參與支持,而這需要依賴品牌的力量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