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體系開幕在即,它會對行業和全國排放軌跡產生怎樣的影響?且看專家分析。
各方矚目的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
市場將于2月1日正式啟動。雖然形成具有實質意義的碳價仍需時日,但長遠來看,
碳市場將對投資決策產生重大影響。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于本月早些時候公布。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就氣候變化
問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承諾建立國家碳排放交易體系(ETS),為全國碳市場的啟航奠定了基礎?!掇k法》規定了如何對碳排放配額進行分配、交易、結算和核查?!掇k法》的出臺也結束了業界、環保倡導者和國際社會多年來對于中國碳市場的各種猜測。
該《辦法》由生態環境部頒布,所以其法律層級低于國務院頒布的條例。但部門規章出臺速度較快,有助于更早啟動全國碳市場。在更高級別的立法出臺之前,《辦法》很可能會發揮過渡作用。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也在近期會議上指出要加快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法的制訂。
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剛剛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氣候目標,結合《辦法》的正式發布,2021年將真正成為中國
碳交易市場的“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