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上線六年,碳市場為何在韓國事與愿違

2021-7-19 10:11 來源: 世界說 |作者: 李何

這個七月,歐盟醞釀已久的“綠色政治”(Green Deal)落實方案之一正式公布,其中的碳邊境稅(CBAM)設置——為了杜絕“轉移碳排放”現象,歐盟將追蹤出口到歐盟境內的產品在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排放量,并回應以相應等級的額外稅率——正在全球經濟中引起連鎖恐慌。

韓國是其中反應尤其大的一個。

根據韓國工業聯合會(FKI)連月來多次發布的評估信息,如果按照 2019 年韓國各企業產生的排放量計算,類似的碳稅新政將導致過半韓國百強企業的碳稅金額超過自身營業利潤,造成韓國公司每年額外增加高達 36.3 萬億韓元(324 億美元)的稅收負擔,這相當于韓國 2019 年總稅收的一半。

其中,汽車、鋼鐵、電池和石化等高排放支柱產業的轉型無法一蹴而就,將遭受最大打擊。如果它們的出口競爭力在碳邊境稅重擊下驟降,經濟強烈依賴出口的韓國遭遇“寒潮”將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韓國并非一個落后國家。幾乎自氣候和碳排放問題被提出時起,它就一直被視為減排和綠色經濟的全球先鋒:它是東亞第一個承諾碳中和的國家,也是全球最早幾個推出國內碳交易體系的國家。2021年4月,韓國成為東亞第一個宣布徹底放棄海外煤電投資的國家。5月,韓國總統文在寅在訪美期間再度確認了韓國將在2030年實現將全國碳排總量削減至2017年的41%、至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氣候承諾。

為什么一個已在減碳減排道路上探索了近二十年的發達國家,到2021年還會因為歐盟醞釀中的碳邊境稅陷入恐慌?建立碳排目標管理制度(TMS)、引入碳市場和碳交易機制(ETS)、推動經濟向低碳可持續方向轉型……在近二十年后的今天成為全球熱詞的這些減碳減排措施,在韓國都已有短則數年,長則十余年的實踐經驗。然而,也是在今年5月,在文在寅訪美前幾天,韓國氣候大使劉然哲在公開采訪中對媒體承認,過去二十年韓國的種種減排和“綠化”政策,事實上導致的是全國碳排總量的增加,而非減少。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123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