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上線六年,碳市場為何在韓國事與愿違

2021-7-19 10:11 來源: 世界說 |作者: 李何

“綠色增長引擎”


2008年,在各國還在將減碳與經濟增長視為彼此天敵、為了發展權利(主要為發展中國家)和國際減排行動的公平性(以美國為首)而爭論不休的時候,韓國時任總統李明博已經明確地將“低碳的綠色經濟”納入了韓國國家經濟發展目標。這并不是因為青瓦臺特別關心地球和人類命運——恰恰相反,這是因為當時苦于自身經濟增長乏力、又剛剛遭到世界金融危機強烈沖擊的韓國,在已經持續十余年但始終缺乏實質性進展的國際氣候變化談判當中看到了自身的發展機會。

在韓國,“低碳經濟”從一開始就不是一種環保政策,而是一種經濟發展策略:它被視為政府終于替國家找到的、能夠帶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將創造更多工作崗位。

在這之前,韓國經濟缺乏新增長點、缺乏創新產業的結構性缺陷已經是各方共識。而全球化時代反復驗證過這一點:一種新經濟模式的領跑者,將在接下來的世界經濟分工中占據最有利的地位。前總統李明博本人是這種發展邏輯的忠實信徒:他的政治導師、韓國前總統樸正熙推行國家現代化計劃時,他所領導的現代建筑公司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基礎建設項目推動了韓國經濟的騰飛,而他自己也是在執行類似的建設計劃中開始獲得全國性的政治聲譽。

對于李明博,“低碳綠色經濟”正是二十一世紀的國家現代化計劃。

然而,事情不是看上去那么簡單。如果說對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樸正熙來說,問題的關鍵在“立”——扶植并建立韓國作為經濟支柱的制造業巨頭——的話,擺在李明博面前、屬于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的關鍵問題卻是“破”——打破以制造業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模式,而后者眼下不僅是韓國經濟的核心,也是韓國政治和經濟精英的主要集中地。

2010年,韓國通過了《低碳和綠色增長框架法案》,盡管以降低排放、鼓勵“綠色增長”為名,這份法律文件卻終究沒有涉及任何制造業改革方案,也沒有試圖處理因經濟轉型可能帶來的失業、以及更深層的社會和代際不平等問題。恰恰相反,“低碳綠色增長”讓李明博政府有了更多向工業部門提供支持的理由,其中也包括引起巨大爭議的“四大江治理計劃”,它在事后被證明僅是此前遭遇強烈反對聲浪、嚴重破壞自然生態的韓半島大運河項目改頭換面后的前奏。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