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根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的公告,千呼萬喚的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16日上午正式啟動開市。開市首日,全國碳
市場碳排放配額(CEA,Chinese Emission Allowances)掛牌協議交易成交量410.4萬噸,成交額2.1億元,收盤價51.23元/噸,較開盤價上漲6.73%。
今年以來,碳達峰和
碳中和多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起。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指的是企業、團體或政府計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同時,通過植樹造林提高技術手段等
節能減排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達峰(peak carbon dioxidee missions)則指的是碳排放進入平臺期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
而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則是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最為核心的
政策工具之一。早在10年前的2011年,中國政府就在
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2017年底,中國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開市。經過了10年的規劃后,中國的
碳交易的正式啟動,是中國落實國際減排承諾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