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
碳中和的進程中,中國面臨發展和
減排的兩難局面。我國或許可以借鑒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能源供給、產業消納、金融支持的協同創新發展模式(“煤+鐵路+銀行”、“石油+汽車+資本
市場”),大力發展“新能源+電動車+
碳市場”,抓住第三次工業革命這一千載難逢的的歷史性機遇。在碳中和的進程中,作為市場機制,碳市場能夠低成本、高效率地提升經濟效能、能源效率和金融效率。
北京綠色交易所十幾年來通過
碳交易和綠色金融積極為環境權益定價,為低碳發展賦能,在碳中和、碳交易領域開展實踐創新。我國要形成有效性的、流動性的、穩定性的且兼具廣度、深度與彈性的碳市場,需要嚴格的立法、嚴謹的量化和嚴肅的定價,需適時增加
碳金融主體,引入碳金融產品,完善碳價格形成機制,最大程度地發揮碳市場的價格發現、風險管理與資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從而促進解決中國發展和碳中和的兩難
問題,實現長周期的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