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提升固碳能力 實現雙碳目標

2021-10-11 00:20 來源: 人民日報

海洋儲碳量能達到陸地的近20倍、大氣的50倍,應大力發揮海洋碳匯潛力


除了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海洋也有吸收和封存二氧化碳的作用。

專家介紹,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約70%,儲碳量則達到陸地的近20倍、大氣的50倍,也是氣候重要的調節器。從全球來看,以海岸帶植物生物量為例,盡管它只有陸地植物生物量的0.05%,每年的固碳量卻與陸地植物相當。

從時間尺度來看,與碳在陸地生態系統可儲存數十年相比,埋藏在濱海濕地土壤中的有機碳和溶解在海水里的惰性無機碳,能夠儲存千年之久。

我國是海洋大國,海洋應該在國家減排增匯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應大力發揮海洋碳匯潛力。

海草床、紅樹林和鹽沼這三大海岸帶生態系統是典型的儲碳能手。研究發現,魚類、大型海藻、貝類和微型生物在固定并儲存碳方面也發揮著一定作用。

但是固碳并不等于儲碳,高碳量也不等于高碳匯。許多顆粒有機碳在沉降的過程中就會降解,到海底埋藏時已經嚴重衰減。

科研人員愈加關注提高海洋儲碳的效率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焦念志帶領團隊,提出了微型生物碳泵這一海洋碳匯機制。他們發現,海洋微型生物能夠將活性溶解有機碳轉化為惰性溶解有機碳,使得有機碳長期儲存。研究顯示,微型生物碳泵對碳鹽酸泵也有幫助。

在不斷加深對海洋碳匯機制的理解基礎上,圍繞高效利用海洋碳匯,科研人員提出一些建議。

首先,保護好三大海岸帶生態系統,增加海草床面積、海草覆蓋度,營造和修復紅樹林,保護鹽沼濕地等,堅持實施海洋碳匯工程,推動海洋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

其次,要堅持陸海統籌、減排增匯。焦念志介紹,我國很多河口、海岸由于被排放入過量氮、磷,造成富營養化?!案粻I養化看似‘施肥’,浮游植物多,固碳量增加。其實正好相反,在營養鹽過量的環境中的有機碳容易被降解,有機物越多,細菌越繁盛,就把有機碳呼吸成二氧化碳釋放出去了。”焦念志解釋,只有維持適量的營養輸入,謀求微型生物碳泵和生物泵的協同效應最大化,才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前不久,深圳推出全國首個《海洋碳匯核算指南》,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完成了首宗海洋碳匯交易。專家建議,除了從科學技術上探索提升海洋碳匯效率,還要盡快建立更加科學的海洋碳匯資源價值核算標準,探索建設更加規范的海洋碳匯交易市場,完善生態補償機制。
1234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