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中和:鋼鐵航母的行動和鋼鐵行業的壓力

2021-12-18 17:07 來源: 經濟觀察報 |作者: 李紫宸

寶武的碳中和技術路線


  素被外界稱為“中國鋼鐵航母”的中國寶武集團,其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究竟是怎樣的?

  2021年11月18日,在由中國寶武倡議并聯合全球鋼鐵業及生態圈伙伴單位共同發起“全球低碳冶金創新聯盟”上,中國寶武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德榮對此向外界做了介紹。

  陳德榮說,中國寶武已經向社會承諾,以2020年為基準,2035年降低碳排放30%至每噸鋼1.3噸,力爭2050年實現碳中和,這個目標不會變。今年年初,中國寶武曾向黨中央報告了中國寶武關于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及低碳冶金的有關情況。

  從技術層面看,中國寶武碳中和冶金技術主要包括:極致能效、富氫碳循環高爐、氫基豎爐、近終形制造、冶金資源循環利用和碳回收及利用等六方面的內容。將這六個方面的技術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中國寶武碳中和冶金技術路線圖。

  具體來說,首先是富氫碳循環高爐工藝,從微波燒結、新型爐料到碳循環高爐,高爐出來的煤氣進行CO和CO2的分離,富集的CO連同氫氣回到風口循環,CO2進行利用。其二是氫基豎爐工藝,通過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氫基豎爐還原鐵礦石再接電爐,形成氫冶金碳中和流程。

  這個流程當中,考慮到豎爐對球團礦的品位要求非常高,要65%以上,這對于未來鋼鐵爐料構成了比較大的挑戰。低品位爐料通過氫基豎爐直接還原后,直接進電爐或者其他的冶金熔爐里進行渣鐵分離的時候,渣量會非常大,一般的傳統的電爐難以承受。可以通過特殊的電爐進行渣鐵分離,形成鐵水跟轉爐進行連接,走傳統的轉爐、連鑄、軋鋼的流程。這兩條主要的工藝路線加上碳資源綜合利用以及電加熱等,形成了中國寶武的碳中和技術路線。

  中國寶武中央研究院院長助理、低碳冶金創新中心副主任毛曉明認為,富氫碳循環高爐,這是中國寶武歷經數年開發的獨門絕技之一,也是最有希望在世界冶金史上留下寶武印記的技術。現代高爐煉鐵工藝已十分成熟,無論是熱效率還是產能規模,在當今冶金界都找不到比高爐更優秀的反應器,中國廢鋼保有量和循環量較少,采用電爐短流程低碳工藝不足以保障國民經濟對鋼鐵產品量的需求,高爐流程短時間內還將是中國鋼鐵工業的主流流程,中國寶武更是近94%的流程都是高爐長流程,總資產以數千億計。如果高爐流程不能延續了,那寶武數千億計的長流程資產將歸零,這對寶武整個資產的保值將會帶來巨大壓力。“高爐之所以碳排放高,是因為高爐需要以煤制備成的大塊焦炭作為骨架、還原劑和熱源,由于受化學反應平衡限制,氣相中需要保持過剩的CO,因此碳的利用率有限制,爐頂氣體中還含有很大一部分CO,中國寶武在探索的富氫碳循環高爐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八一鋼鐵的富氫碳循環高爐已完成了一期和二期的中試試驗,明年將開展第三期的試驗。目前實驗結果表明,以富氫碳循環為主要技術手段,最大程度利用碳的化學能,以降低高爐還原劑比為方向,加上綠色電加熱和原料綠色化技術措施,完全具有實現高爐流程大幅減碳的潛力,有望繼續延續高爐的輝煌。”毛曉明在數天之前的一次會上說。

  根據中國寶武的主要技術減排潛力和部署時間表,在2035年之前,極致能效可實現減排3-5%,冶金資源循環可實現減排10-20%,近終形制造減碳5-10%,富氫碳循環高爐減碳30-50%,2050年之前,氫基豎爐減碳50-90%,碳回收及利用減碳30-50%。

  陳德榮說,要實現鋼鐵的碳中和,絕對不是靠一兩項技術就可以實現的,可能需要多項技術的有機組合才能夠達到。得出的減排潛力目前只是寶武的研究結果,希望在今后的實踐當中一步一步得到證實。富氫碳循環高爐的減碳能力我們考慮30-50%,但實際富氫碳循環高爐減碳的潛力應該比這還要高一點。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