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風電、水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裝機數量呈快速增長態勢,孕育了高速增長的保險需求。截至2021年11月底,在全國新能源
電力資產的保險保障中,中再產險承擔的風險保額約占財產保險行業承保保額的15%左右,承擔再保險分出責任超過20%。在海上風電領域,中再產險承保區域覆蓋了國內海上風電建設的全部海域,為國內絕大部分海上風電項目提供了承保能力支持,服務客戶包括三峽、華電、國電投、大唐、福能、粵電等大型央企及地方企業。除傳統工程險保障之外,因風力不足、降水不足、光照不足引起的發電量損失等風險保障需求增加,中再產險圍繞風力、降水、光照等天氣指數保險開展產品創新,更好地服務能源電力行業轉型升級。
核電是低碳、穩定的能源形式,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能源選擇。中再產險作為中國核共體執行機構的管理機構,在核共體運營、核電風險管理服務方面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11月底,中國核共體為中國境內17座核電廠、53臺運行核電機組提供了核物質損失險、核第三者責任險、放射性雇主責任險、放射性貨物
運輸責任保險等保障,保障規模近萬億元,保障一線涉核人員近2.4萬人;為2020年投產的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5號機組提供了全面的保險解決方案。2021年上半年,核共體執行機構完成全球首臺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華能集團
山東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的各項起保前準備工作,并組織專班通過開展承保資料分析、現場檢驗評估、保險方案設計及保險條款優化等系列專項攻關,為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四代核電項目建成投產提供了全面的保險解決方案,保障規模近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