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能源體制改革的重點方向是什么?對于產業端又會產生什么影響?
林伯強:
碳中和進程中,碳
市場是一個很重要的工具,針對這一點其實還可以做得更好。目前
碳排放的交易量還是比較小,導致價格偏低。
目前碳價在40元到50元的區間,我們可以進行一個計算:目前全國
碳市場碳價在40元到50元區間,假設平均碳價為45元,那么45000元就可以買到1000噸的碳份額,按每人目前7噸的年碳排放量,這個份額可以保證一家三口近50年的碳中和。如果
碳交易市場設計合理且有保障,應該還是一個好投資。
但是,需要看到,以后碳價不可能這么低。
如果現在能讓個人能參與到碳排放交易,而且保證交易有效,那么交易人數應該相當多。相應的,碳價也會往上走。
所以一個
問題是,政府能不能讓個人和企業一起參與碳市場交易?這是一個問題。另外,相應的法律
法規必須出臺,保證交易在幾十年內有效。那么對于個人而言,這項交易可以變成很好的投資,在未來能夠出售獲得高回報。這樣一來,碳市場會變成股票市場一樣的存在。這就是我們希望的,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讓更多的資金投入碳中和。
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主要的問題還是碳交易需要盡快推廣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