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深度剖析】碳交易市場發展及其制度體系的構建

2022-5-24 15:58 來源: 人大生態金融 |作者: 藍虹

歐盟碳交易市場的發展及其制度體系


歐盟氣候變化政策的核心是歐盟碳交易機 制(EU ETS)。該體系涵蓋 31 個國家的約 11 000個發電站、制造工廠和其他固定設施以及航空 活動,包括 28 個歐盟成員國以及冰島、列支敦 士登和挪威①??偟膩碚f,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涵蓋了歐盟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6%左右。涵蓋的 溫室氣體包括:來自電力和熱力生產、能源密集型工業部門的二氧化碳,包括煉油廠、鋼鐵廠以 及鐵、鋁、金屬、水泥、石灰、玻璃、陶瓷、紙漿、紙 張、紙板、酸、散裝有機物的生產化學品和商業航 空;來自硝酸、己二酸和乙醛酸和乙二醛生產的一氧化二氮;鋁生產中的全氟化碳。歐盟對排放交易計劃的溫室氣體排放設置了單一限額,非ETS 部門和可再生能源份額的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由成員國設定而有所不同。

2000 年,歐盟委員會提交的一份綠皮書概 述了建立配額交易機制的想法,以實現歐盟的國際氣候承諾,該文件促成了 2003 年 EUETS指令 的制定和采用。2003 年以來,歐盟通過碳排放權交易的形式,即限額交易計劃(cap-and-tradescheme)作為其氣候政策的基礎,激勵企業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減排。有效減排的激勵來自使用配額的機會成本,將溫室氣體排放配額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能夠減少溫室氣體密集型商品的 需求,同時增加生產端投資減排技術的現金流。歐盟碳排放交易制度體系的發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歐盟碳排放交易制度體系第一階段(2005—2007 年)的重要特征是建立總量控制制度,實施 限額設定,即國家分配的歐盟排放交易體系配額 (EU ETS Allowances,EUA)。要求每個成員國制定自己的國家分配計劃(National Allocation Pan,NAP),該計劃確定提供給每個國家的配額數量。由于監測、報告、驗證和數據采集的不一致,以及缺乏歷史核實的排放數據,大多數成員國根據估 算排放來分配配額,導致的問題包括過度的分配、成員國之間配額的錯配等。例如,過度分配曾造成歐盟每年約 22 億噸配額的二氧化碳超額分配高達 97 Mt,幾乎占年度總配額的 5%[4]。另外, 過度分權,即成員國的高度自由裁量權增加了復雜性、行政負擔和交易成本,同時降低了透明度, 還賦予了行業向政府施加壓力的權利,要求其發放與其他政府一樣多的配額。

第二階段(2008—2012 年)對系統進行了政 策改進和調整,解決了過度分配問題。歐盟委員 會采用相應公式來評估成員國的分配計劃,削減了成員國 10%的配額。與第一階段相比,主要變化如下:與 2005 年相比,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上限降低了 6.5%;三個新的非歐盟國家加入歐盟 排放交易體系:冰島、列支敦士登和挪威;涵蓋了更多的溫室氣體:幾個成員國納入硝酸生產中的一氧化二氮排放;涵蓋更多行業:航空行業于2012 年被納入 EU ETS,但僅限于歐洲內部航班;免費分配的比例下降到 90%左右,剩下的10%由幾個國家拍賣;違規罰款增加至 100 歐 元/噸二氧化碳;清潔發展機制和聯合執行機構 產生的減排信用被接受,從而符合約 14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限制;通過歐盟委員會制定的指導 文件,國家分配計劃的結構更加簡化和透明。然而,2008 年經濟危機對 ETS 下的行業產生了嚴重影響,導致產能減少。更低的排放量需要更少 的配額,以致出現了配額過剩。

第三階段(2013—2020 年)是迄今為止最長 的交易期。2008 年的經濟危機產生的配額過剩積累,加之歐盟 2020 年氣候和能源一攬子計劃, 導致到 2020 年對排放交易配額的需求大幅減少。但是,依托于初始階段的經驗,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歐盟委員會對歐盟排放交易體系提出徹 底改革。新碳排放交易體系下的歐盟單一上限 基準,從 2013 年開始每年以線性方式下降,到2020 年達到 17.2 億噸二氧化碳。這對應于 2005年排放量整體上限降低了 21%,由于沒有日落條款,這種線性減少將持續到 2020 年以后。此外,還有歐盟范圍內進行配額拍賣,主要針對可 以轉嫁成本的部門,并根據歐盟范圍內的統一基準對行業進行部分免費分配??傮w而言,這基本上可以轉化為 50% 的拍賣,以每噸二氧化碳 30歐元的價格計算,大約相當于每年約 270 億歐 元。從2013年開始,電力公司將不得不在拍賣中 購買所有的排放配額。2013 年,部分成員國家(主要是東歐國家)現有發電機的拍賣率至少為30%, 此后將逐步提高到 100%。對于 ETS 下的工業部門,歐盟同意2013 年拍賣率定為 20%,2020 年提高到70%,以期在 2027 年達到 100%。面臨重大非歐盟競爭的行業時,會根據社區范圍的基準在 2020 年免費獲得 100%的配額,大多數制造 業都屬于這一類。此外,總拍賣權的 12%將重新分配給人均碳排放量較低的成員國(10%)和已采取早期行動的成員國(2%)。該體系將擴展到化學品、鋁行業以及其他溫室氣體,如化肥中的一氧 化二氮和鋁中的全氟化碳。

第四階段(2021—2030 年)的重要特征是實施更有針對性的碳泄露規則。對于風險較小的行業,預計 2026 年后將逐步取消免費分配,從第 四階段結束時的最高 30%逐步取消至 0。同時, 將為密集型工業部門和電力部門建立低碳融資基金,主要包括:一是創新基金,用于產業內技術創新和突破,擴充 NER300 計劃資金數額,相當 于至少 4.5 億歐元排放津貼的市場價值。二是 現代化基金,用投資于電力部門的現代化能源系統升級改造,并幫助十個低收入成員國的碳密集部門實現公平過渡。

歐盟碳交易市場制度體系從 2005 年建立, 迄今已經運行 17 年,其制度體系不斷完善。配額分配制度從最初的祖父法免費分配制度,進 化到基于歷史產出和實際產出為基準的免費分配制度,再進化到以拍賣為主體的市場分配制度,變得更加富有效率。在穩定碳價方面,運用長期的總量控制制度和政策,明確遠期減排目標,以保護市場對碳資產價值穩定的預期。在增加碳 交易市場的流動性方面,通過法律確權碳資產的合法有效性,引導金融機構投資碳交易市場和碳 配額交易,以金融手段提升碳交易市場的流動性。歐盟碳交易市場制度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在制度創新中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對我國碳交易市場制度的創建和完善,提供了諸多借鑒。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