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還提出要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您曾談到,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消費占到整個二氧化碳排放的65%以上,要實現碳中和目標必須從生產端和需求端同時著手。當前公眾認知度如何,怎樣進一步提升認知度和參與度?
劉俏: 從產業角度來看,政府層面已制定1+N計劃,不同行業和地區根據自身特點也在做具體規劃,但商業模式、生產模式或技術變革本身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消費端看,
碳中和需要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時發力,需求端主要就是消費這部分,怎樣把家庭消費的
碳排放量降下來,這可能是未來一個很重要的方向。
一般家庭消費主要有幾大類,
交通出行、家庭用電、飲食與其他一些服務性消費等。比如以公共交通替代開私家車、少用塑料袋、垃圾回收等,都是近年來倡導的一些綠色低碳行為。有很多好的行為干預、公共
政策能夠影響到家庭的消費碳排放,至于哪些更有效果,還需要在探索和推進過程中去觀察。改變家庭消費習慣同樣也是個長期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