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再電氣化發展目標和路徑
2022年11月,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召開第86屆大會,以“引領IEC邁向未來”為主題,提出了建設數字化和全電社會的發展倡議,旨在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助力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國際能源署(IEA)也曾提出要將低碳能源、提升能效、電氣化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路徑,世界各國紛紛將電氣化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措施。我國實現“雙碳”目標要以清潔化、電氣化、數字化、標準化為方向,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到2060年,我國能源發展將實現“70、80、90”的目標。也就是,電能消費比重達到70%,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超過80%,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超過90%。能源生產側的清潔化與能源消費側的電氣化是再電氣化的核心內容和重要路徑,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在推動消費側電氣化的同時,在供應側必須要打造綠色低碳、以清潔能源為主體的能源體系。
能源生產側打造深度低碳
電力系統。電力行業的
碳排放主要來自于生產電力、熱力的化石燃料。2022年,我國原煤消耗42.8億噸,其中55%用于發電,還有40%以上直接進入終端能源消費環節,這無疑會極大影響我國的碳排放量。減碳的根本途徑是實現清潔替代,主要著力點是清潔能源穩步替代煤炭發電。到2060年,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提高到90%以上,電煤消耗降到3億噸左右,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通過
碳匯和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獲、利用與封存)等技術予以中和。
能源消費側提升全社會電氣化水平。能源消費側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工業、建筑、
交通等領域。提高電氣化率可以降低能源消費側碳排放。當前,我國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電氣化率分別為26.2%、44.9%和3.9%,合計排放二氧化碳70億噸,占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60%。終端用能減碳的重要措施是電能替代,要大力提升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的電氣化水平,實現電能對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到2060年,我國工業、建筑電氣化率將達到80%以上,交通電氣化率超過50%,其中公路、鐵路電氣化率分別達到70%和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