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目標是在2005年的基礎上,到2020年碳強度要下降40%-45%
[解振華]我們對外宣布的目標是在2005年的基礎上,到2020年碳強度要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要達到15%左右,森林蓄積量要增加13億立方米,這是我們對國際社會作出的承諾,是經過人大批準的,是有法律約束力的。所以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要實現。經過我們的努力,到去年年底,碳強度下降了28.56%,相當于少排放了25億噸二氧化碳。“十二五”規劃提出,到明年年底我們應該完成17%的碳強度下降目標,按照這樣一個進度,要求今年和明年兩年必須要碳強度下降3.9-4%左右,我們1-9月份碳強度已經下降了5%,能耗強度下降了4.6%。按照現在這樣一個力度,到今年年底實現能耗強度下降4.6%、碳強度下降5%沒有什么問題。
[解振華]今年保持這個力度,應該說“十二五”完成碳強度下降17%的目標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從產業結構的調整、能源結構的調整,工業、建筑、
交通、公共機構的
節能,以及全社會的節能,還是做了相當大的努力。我們講碳強度下降28.56%,實際上中國的總量大,相對量如果是28.56%的話,絕對量是不小的,世界銀行做了一個測算,從節能的角度看,1990年-2010年,中國累計節能量占了全球總節能量的58%,這就說明全世界節能量當中中國占了一半以上。另外,我們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要調整能源結構,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
[解振華]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核電、水電、風電、太陽能,在這方面,我們核電在建規模在世界上是最大的,從2007年到去年年底,中國水電裝機總量翻了一番,風電裝機總量增加了60倍,光伏發電裝機增加了280倍,聯合國公布了一個數據,在整個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當中,中國占了24%,應該說增速也很快。去年全球總的可再生能源的增量當中,中國占了37%,可見中國在節能和調整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工作力度、發展的速度都是很快的。我們還是努力爭取到2020年碳強度下降45%,這體現中國的力度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