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定貢獻預案(INDC)將是談判的核心問題。利馬會議需要明確INDC包含哪些元素(elements)
在接下來的8天中,國家自定貢獻預案(INDC)將是談判的核心問題。利馬會議需要明確INDC包含哪些元素(elements),如基準年、包含哪些溫室氣體、方法學等。“發達國家認為應以減排為核心,甚至只有減排,但發展中國家認為還應包括適應、資金和技術轉讓等。”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主任李碩對財新記者分析。
“德班平臺需要討論的核心議題,是INDC的形式與內容。為了保證2015年巴黎協議具有足夠的力度,發達國家的減排承諾形式不應在《京都議定書》基礎上出現任何倒退;對于有能力的發展中國家應該承諾全經濟體減排目標;還應鼓勵各國拿出有力度的針對性目標,例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來自英國的資深氣候
政策顧問Ruth Davis如此評論德班平臺接下來的談判。
除此之外,資金問題也被發展中國家代表頻頻提出。2009年哥本哈根會議決定,發達國家為發展中國家到2020年時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但直到今年才為綠色氣候基金(GCF)籌到97億美元,如何在利馬會議上加快氣候基金到位,也是接下來一周的關注重點。
2011年在南非德班的COP17上,“德班平臺”被授權開發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協議。這是因為,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京都議定書》是目前唯一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協議,其第二承諾期將于2020年到期。在此之后,需要一個新的氣候協議來落實公約履行。此外,“德班平臺”還要討論如何提高各國在2020年前的減排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