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金融和環保到底是誰影響了誰?—融資結構失衡問題與投資者的綠色意識

2015-5-8 22:40 來源: 中國環境報

環境風險對資金安全有多大影響

投資者未把環保問題作為評判所投資公司價值的重要指標,所持有股票不會因為環保問題遭受重大損失

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2014中國氣候融資報告:轉型中的中國角色》指出,目前我國對投資主體的氣候風險意識和投資意愿仍缺乏有力的引導。

報告分析認為,由于大量綠色低碳領域的技術開發和應用尚未達到商業化階段,相關低碳投資風險較高,投資主體缺乏綠色投資動機,較高的投資風險預期及對低碳領域不熟悉是社會資本不愿意投資低碳項目的根本原因。

劉倩認為,我國投資者普遍缺乏綠色投資意識。根據研究機構對機構投資者所做的調查,多數投資者認為綠色環保企業的風險偏高,盡管他們十分關注傳統行業企業的環保問題,但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并未把環保問題作為評判所投資公司價值的重要指標。

劉倩說:“從最具有示范效應的上市公司來看,歷史上出現環保問題的上市公司股價雖有短期波動,但長期看并不影響公司的發展趨勢。投資者持有這些股票并沒有因為環保問題造成很大虧損,自然就不會重視環保因素。投資者的綠色投資意識歸根結底決定于違約成本,即環保因素對所投資公司價值的影響程度。”

企業的環境風險會給金融機構的資金安全帶來多大影響?據馬駿透露,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正委托工商銀行開展“環境風險對金融機構的壓力測試”,試圖分析貸款企業發生環境污染問題對銀行利益產生的影響,以對銀行的投融資決策提供支持。

據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這項研究已經取得初步成果,個別行業的分析研究已經完成。

馬駿認為,我國還需要完善綠色金融發展的法律基礎。他舉例說,在高風險行業實行強制性綠色保險,不僅能為以后的環境修復資金提供保障,還會迫使企業重新評估環境風險。

據馬駿介紹,美國、南非、巴西等國已經在強調貸款人的法律責任,也就是說,如果企業發生污染,受害者可以起訴貸款給這家企業的銀行進行索賠。

“目前,我國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沒有強制性要求,僅發布了相關要求企業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的指引,對企業沒有約束力。現在,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率僅20%,而且披露的信息內容非常有限。若進行強制性要求,可使資本市場獲得更多信息,也能引導資本市場對表現好的企業增加投資。”馬駿說。
12345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