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交易平臺七雄爭霸 綠色金融體系建設進行時

2015-8-17 09:28 來源: 國際金融報

國內碳市場一則教訓

碳排放額度、價格的確定一定要吸取歐盟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教訓,“許多問題需要在機制設計中加以防范,否則可能事與愿違”

碳交易及相關業務在全球已具有一定規模。

5月26日,世界銀行發布《2015碳定價機制觀察》報告指出,2015年,碳定價機制可覆蓋全球12%的碳排放,首次對全球碳稅的價值做出評估,約140億美元。碳交易和碳稅的總價值達到500億美元。約40個國家和超過20個地區已采用或計劃采用碳定價工具,其中包括碳排放交易機制和碳稅,碳定價機制覆蓋上述國家和地區約一半的碳排放。而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排放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4,相當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12%。

“讓碳市場承擔溫室氣體減排的最核心的作用,是一種可行的目標,不過在實現此目標過程中,歐盟的前車之鑒顯示,許多問題需要在機制設計中加以防范,否則可能事與愿違。”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遙向記者表示,“普遍認為,歐盟的碳交易沒有起到減排的太大效果。”

據王遙介紹,歐盟碳價所反映出的減排成本,已無法促進減排,“歐盟市場因經濟危機及配額過度發放、一個需求端和一個供給端的打擊,一路下跌,其交易價所反映出的減排成本,已無法促進減排”。

數據顯示,歐盟是目前全球第一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也被認為是碳排放制度建設最先進的地區,但是近幾年,其碳價格急劇下跌,甚至從每噸30歐元跌至每噸5歐元,“排放一噸碳只需要支付5歐元,說明免費碳排放的額度太多,碳交易就失去了迫使企業減排的威懾力”。

在中國,由于無法跨交易所,所有企業只能在本省市試點交易所交易,各地交易價格差異明顯,跨度24-80元/噸碳。總體而言,截至2014年12月8日,全國7個碳交易所的均價為每噸37.16元/噸碳,累計成交量為1460萬噸,累計成交額為5.4億元。

目前,七大碳交易所已經覆蓋超過12億噸碳排放,約占中國碳排放總量的1/8。9月21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發表文章指出,2013年中國碳排放超過歐盟和美國的總和,達到100億噸。在全國統一碳排放市場建立后,全國總共100億噸碳排放量或將全部覆蓋定價交易。

怎樣確定每個企業獲得多少碳排放額度?目前由政府計算并免費發放,而具體如何計算就是項艱巨任務。

“碳市場是否能夠真正促進節能減排,總量設定的水平至關重要,是整個碳交易機制中最核心的頂層要素。”超越聯創環境投資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曹原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目前試點多采用“基準法”和“歷史法”。基準法,給同一行業企業劃定基準線來計算分配配額,歷史法則是要求企業逐年減排,每一年的配額均比前三年的歷史排放要少。

“歷史法對于一開始就努力減排的企業不公平。如果前一年減排多,后面就必須減排更多,一開始就不愿減排的企業,反而有更多額度;而行業基準法又沒有考慮行業發展階段。”王遙向記者解釋。

王遙建議,在測算供給的方面,配額發放要合理,靈活使用歷史法和基準法,避免發放過多;在測算需求的方面,應考慮經濟結構是否順利轉型,經濟能否軟著陸,需充分考慮過往經濟增長及未來經濟增長預期。

最新評論

引用 有所為 2015-8-20 05:31
挺難的!
引用 尾聲低碳 2015-8-17 11:32
全國碳市場爭霸賽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