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市場區塊鏈應用的發展路徑設想
階段一:內部私有鏈模式
第一個階段就是主要的金融機構探索使用區塊鏈技術,來升級、重新改造現有平臺。通過類似區塊鏈網絡(私有區塊鏈),公司內部機器充當分布式總賬中的“節點和簿記員”,并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進行修改,移除人工操作程序,改善現有業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風險。Overstock基于區塊鏈發行證券,納斯達克Private Market基于區塊鏈進行證券交易,澳洲交易所基于區塊鏈探索證券清算系統,這些案給國內證券交易或股權交易行業帶來新的憧憬。區塊鏈的運用、分布式記賬方案將提高證券發行、交易記錄保存的便捷性,提升交易、結算效率,降低
第三方風險。例如,交易所和登記結算機構內部將采用如圖14所示新技術架構。
圖14 區塊鏈股權轉讓
雖然當前金融機構都在探索“互聯網+”戰略,但是大部分實踐都只是在應用層面,在非常淺的層次上進行互聯網化。區塊鏈技術將重構傳統金融業現有的基礎架構,改造提升現有金融體系最核心的生產系統,實現真正的“互聯網+”。
首先,區塊鏈是建立在TCP/IP通信協議和分布式網絡基礎上,那么傳統機構基于“IOE”的中心化、集中式架構需變革為分布式集群模式。這也符合信息系統國產化的戰略。
其次,從數據庫的層面,區塊鏈和現有金融體系金融機構的數據庫相比,具有很大的潛力和價值。當前機構內部系統繁多,數據標準、數據格式不統一,存在信息分散的“孤島”,數據流轉效率低,信息處理時間長成本高。而區塊鏈這個數據庫,可以實現公司一本總賬,完整、公開、透明、安全。這也契合國家大數據發展和信息安全戰略。
最后,在應用層,可以實現基于區塊鏈的登記、發行、交易、清算、交收等金融基礎系統,進而實現基于區塊鏈的可編程金融、智能合約。由此,區塊鏈重構了傳統金融機構的基礎架構和核心系統。
階段二:行業聯盟鏈模式
第一階段之后,區塊鏈應用將會由主要機構主導,逐步推廣至證券行業應用,形成聯盟鏈,多中心,交易所和登記結算機構為超級節點,負責協調和組織各個節點的運營,如圖15所示。
圖15 區塊鏈重構金融系統基礎架構
在聯盟鏈上,更容易進行控制權限的設定,系統具有更高的可擴展性。可以采用股份證明(POS,Proof of Stake)和股份授權證明(DPOS, Delegate Proof of Stake)的共識機制,基于行業協定的所有權作為決定記賬權的因素。在這種機制下,區塊鏈上交易的確認很迅速,交易吞吐量也滿足現有的證券交易規模。由行業機構共同運行、維護區塊鏈,交易所作為領導機構同時提供撮合業務,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決定聯盟鏈中的記賬權分配,協同主要券商提供實時登記、結算業務。多個機構共同運行和檢驗,可以防止欺詐和人為操作。節點遭受故障或者攻擊的概率也非常低。由此,中國證券
市場格局將完全改變,所有資產清晰、可查,同時,所有交易公開、透明,所有交易結算實時、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