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解析歐盟碳排放權交易制度

2016-5-13 17:58 來源: 易碳家 |作者: 鄭志珍

解析歐盟碳排放權交易制度


導讀:由于全球變暖是溫室氣體過多造成的,一些國家提出了溫室氣體的減排計劃,歐盟成為國際上第一個建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國際主體。通過介紹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成立過程及發展情況,解析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要素,并探討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存在的問題,總結其對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啟示,以期更好地解讀歐盟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取長補短。

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概述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在1992年達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并于1997年擬定《京都議定書》。起初,歐盟對1997年《京都議定書》中擬定的國際溫室氣體減排計劃持懷疑態度。但是,在1998年和1999年的歐盟關于排放權交易的戰略和實施的交流會上,歐盟轉變對該制度的態度。為完成減排義務,歐盟開始嘗試實施碳排放權交易計劃。2000年3月頒布應對氣候變化的綠皮書,標志著歐盟邁出了一大步。同月,委員會發布了第二個發展政策:歐盟氣候變化項目,主要是關于能源消費、能源供應、運輸和工業部門的減排政策和應對措施。工作組在2000年7月和2001年5月分別召開會議,參加者包括工業、非政府組織,為歐盟碳排放權交易提供了平臺。

2001年3月,美國Bush總統未簽署《京都議定書》。美國的退出為歐盟領導全球氣候政策提供了機會,使歐盟成為京都議定書的關鍵參與者。2001年7月,歐盟委員會出臺了歐盟氣候變化計劃書,目的是通過限定碳排放目標促進工業企業改進生產技術,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該建議書最初把電力行業作為主要減排行業,并僅限于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委員會在2001年10月提出了碳排放權交易指令。

在2003年10月舉行的成員國部長會議和歐盟議會上,正式通過了碳排放權交易方案。第一個階段主要是擬定國家關于二氧化碳排放權的分配計劃,于2004年開始實施。完成京都減排義務后,歐盟2005年正式運轉該體系。隨著排放交易系統的運轉,歐盟各成員國不僅接受了該理念,還在短時期內,從一個排放權交易中的落后者成為了領導者。多年來,各國把歐盟的碳排放權交易看作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環境政策。

1234下一頁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