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馬駿:用綠色金融支持環境可持續前提下的全球發展

2016-7-26 23:06

關注環境因素和氣候變化帶來的金融風險


作為綠色金融研究小組今年的一項課題,關于環境與金融風險的內容也在此次公報中被提及。目前,環境風險作為金融機構面對的一項風險,已經受到不少銀行、機構投資者和部分監管機構的關注。 

去年,英格蘭銀行主持的“氣候變化對保險業的影響”研究報告發布,在全球保險業引起了強烈反響。馬駿介紹,英格蘭銀行研究小組對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的對保險公司的各種風險,用定量方法進行了分析,并指出“物理風險”和“遷移風險”是主要的兩類風險。 

所謂“物理風險”,是指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會出現海平面上升、自然災害頻率提高等現象,一些保險(尤其是財產險)的標的遭受損失的概率將會提高,由此會導致保險公司的財務損失。所謂“遷移風險”,是指由于氣候變化以及政策反應(如全球達成減排和減少使用化石能源的協議),會導致保險公司所投資的一些資產(如石油、煤炭等公司的股票)價值下跌,從而使保險公司所管理的資產減值。 

“在中國,由于銀行仍然是金融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對環境因素風險敞口最大的金融部門,我國銀行應該率先探索環境風險的壓力測試。”馬駿表示,具體來說,我國銀行至少應該考慮以下三種情景下的分析:第一,環境標準和執法力度提高對高污染企業貸款質量的影響。由于環境標準和執法力度的提高,對煤電、水泥鋼鐵化工等高污染企業的排污收費會相應提高,導致利潤下降和貸款不良率上升;第二,未來如果開征碳稅,將會進一步提高高排放企業的成本,降低其利潤,推高其貸款的不良率;第三,2017年全國碳交易市場啟動,被覆蓋的高排放企業如果不能按要求減排,就需要到碳市場購買額度,同樣會導致成本上升、利潤下降和貸款不良率的提高。 

馬駿表示,對這些情景進行壓力測試,可以使銀行提早識別環境風險轉化為信用風險的渠道,量化兩種風險之間的關系,并可能衍生出銀行內部支持綠色項目和抑制污染性投資的轉移定價機制,即在對污染性企業貸款的融資成本中加入“環境因素導致的信用風險溢價”。 

今年5月,中國工商銀行課題組公布了《環境因素對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影響的壓力測試研究》成果,在量化評估環境因素對企業成本和效益影響的基礎上,將環境風險因素納入商業銀行對企業的信用評級體系,從而影響商業銀行對企業的金融資源配給和價格,以金融杠桿推動經濟綠色發展。工商銀行的這項研究具有開創性意義,已經引起了國內外銀行界的高度重視。 

馬駿認為,這些壓力測試與風險分析方法,有可能成為引導金融機構更多向綠色產業配置資源、減少對污染性行業投資的一個有效手段。同時,馬駿表示,這些量化的分析工具,應當進一步完善并在更大范圍推廣,這也是公報中提及的“鼓勵并推動在環境與金融風險領域的知識共享”的含義。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