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ETS的改革
(二)EUETS的改革
在去年的溫室氣體
排放權交易
市場信心調查中,絕大多數的受訪者(90%)支持EU ETS改革,以減少歐洲
碳市場過剩的配額。今年早些時候,歐盟委員會采取了一項
政策旨在暫時重新平衡市場的供需,即“延遲拍賣(Backloading)”計劃,該計劃的核心是延遲拍賣第三階段的9億噸EUA。但這還不足以滿足市場參與者對于EU ETS變革的要求。
歐盟委員會現在正考慮通過“市場穩定儲備(MarketStability Reserve)”提案,對EU ETS進行更加結構化的改革。根據該提案,當流通中的EUA存在大量過剩時允許減少EUA拍賣量。實施“市場穩定儲備”提案將提高市場參與者對于EUA的價格預期,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75%)預期EUA價格將高于10歐元。另外,關于該提案對促進低碳投資的作用,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訪者(27%)認為“市場穩定儲備”能顯著地刺激低碳投資,超過五分之二的受訪者(41%)不確定是否能有促進作用,另外的三分之一的受訪者(33%)認為完全起不到促進作用。
絕大多數受訪者(92%)支持歐盟委員會采取行動提升EU ETS的功能。其中大約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是設置嚴格的2030年排放上限或目標,此外26%的受訪者支持永久注銷過剩的配額。這表明受訪者對長期結構化改革措施的重視,同時也意味著受訪者意識到在
碳交易體系沒有足夠的結構靈活性的情況下政府需要對市場加以干預。
二、新興市場
(一)中國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在過去一年中有六個試點省市啟動
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對于中國宣布到2020年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大部分受訪者(80%)認為中國可能或非常可能在試點體系之后實施全國碳交易體系。其中90%的受訪者認為這將在2025年年底之前發生,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3%)認為這將在2020年之前實施。僅有5%的受訪者認為中國不會實施這樣的交易體系。
2009年,中國承諾到2020年國內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十二五計劃”中,中國設定了五年目標,提出到2015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關于中國是否有可能啟動全國碳交易體系的
問題,大部分受訪者(70%)認為,如果啟動全國碳交易體系的話,將與它的
減排目標保持一致。然而,碳市場專家在圓桌會議中提醒說,政府對于建立全國碳交易體系的具體計劃仍然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下一個五年計劃,但是目前相關細節還沒有發布。
(二)北美
2014年1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加拿大魁北克省在西部氣候倡議(WCI)交易框架下鏈接碳市場。2015年起,該交易體系的覆蓋范圍將擴大到包括
交通和取暖燃料在內的燃料分銷商。當被問及市場鏈接對碳價格的預期影響時,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5%)認為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其中五分之二的受訪者(37%)表明他們沒有確定的意見。僅有2%的受訪者認為將降低碳價格,44%的受訪者認為將提高碳價格。總體來說,受訪者認為對價格的影響在短期內是有限的。
受訪者也預估北美的其他州到2020年是否實施總量控制與交易體系的可能性。大部分受訪者(63%)認為華盛頓有可能這么做,但對其他州的意見不一。
受訪者對在《清潔空氣法案》下美國聯邦環保署(EPA)到2020年實施全國碳排放監管的前景也看法不一。略少于一半的受訪者(48%)認為這是可能或非常可能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24%)認為這是不可能或者非常不可能的,還有28%的受訪者沒有確定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