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超:碳期貨、碳期權我相信未來肯定都會有的,包括資本
市場的信貸、股票、綠色權益、綠色債券這些未來都會有。我個人更加期待的是這種基于項目的交易市場。剛剛講到了
碳中和是一個巨大機遇,但是我覺得從社會的角度最大的意義就在于扶貧。我們原來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家需要中間發展旅游、發展很多其他的東西。其實從碳中和的角度來講,綠水青山就直接等于金山銀山。碳定價本質上是對你排放二氧化碳的懲罰,而所謂的綠水青山區域都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如果排放了二氧化碳需要對它進行懲罰的話,那吸收二氧化碳的是不是要進行獎勵?
事實上以貧困地區民眾的發展權為代價,保護了全世界甚至全地球的
碳匯資源。我們通過
碳市場、碳稅征收的錢,就應該給貧困地區進行補償,這個就有賴于自愿
減排項目、合作減排項目進入市場,所以我對于這樣一個市場的恢復,這樣一個技術創新更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