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全國碳市場延后開跑,合理碳價、控排目標、企業承受力待解

2021-7-5 12:31 來源: 經濟觀察報 |作者: 高歌

從地方碳交易試點到落地運行


該如何理解碳排放權交易?劉焰真表示,所謂碳排放權交易是指,政府出具企業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的碳排放許可,企業通過免費配額、減少自身排放、交易排放許可等方式來獲得排放權力,最終目的是鼓勵減排成本低的企業多減排,從而降低全社會的減排成本。

全國碳市場的建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地方試點、軟啟動以及全國碳市場的落地運行。

201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批準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七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2013年11月26月,上海碳排放交易市場率先啟動交易。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方法》,首次從國家層面上明確了全國統一的碳市場總體框架。

2017年1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標志著全國碳市場完成總體設計,開啟建設。這一階段現在被稱為全國碳市場的“軟啟動”階段,主要作用在于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模擬與完善。

2021年隨著《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的發布與施行,全國碳市場正式進入落地運行階段。3月,《關于加強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今年全國碳市場發電行業企業數據核查、配額分配、清繳履約工作的進度安排。以4月30日、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為時間節點,發電企業需要分別完成線上填報、排放核查、2019年—2020年度配額核定、以及最終的首個履約期配額清繳。

在2200多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中包含此前在7個試點碳交易市場中的約186家發電企業(廣東84家、湖北34家、天津13家、重慶14家,上海24家、深圳7家、北京10家)。

和碳公司創始合伙人李石波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碳市場大家最關心的兩個話題一個是總量設定,一個是配額發放。今年國家主管部門計劃先在電力行業推行全國統一碳交易,因此首先完成配額發放的是全國2000多家火電企業。和碳公司已經為全國18個省市(福建、廣東、內蒙古四川江西等)碳市場主管部門提供過涉及碳排放數據摸底、碳配額分配制度研究、碳達峰方案編制等相關支撐服務。

劉焰真對經濟觀察報稱,配額的總量設定可以理解為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過程。電力行業配額分配方法確定時,會以往年收集到的電力企業排放數據和強度數據為基礎,并基于國家的經濟增長預期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自上而下的設定全國統一的電力行業配額分配方法,各個省市生態環境系統按照《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對其納管企業進行配額發放。但是對于碳市場的配額總量,則是通過把每個企業的配額數量自下而上加總獲得的。

首個履約期涵蓋了2019年和2020年兩年的履約工作,主管部門已完成了這兩個年度的配額預發放工作,最終會等今年的核查結束后,對兩年的配額進行“多退少補”。第一個履約期內發放的總體配額數據也需要等到9月底2019年—2020年度配額核定工作完成后才能明確。

按照相關的要求,配額在初期是免費的,后期由無償變有償的節奏如何把握,有何依據?

從配額免費分配的角度而言,主要分為歷史法和基準法,在歷史法中又包含歷史強度和歷史總量。

簡言之,歷史總量法是跟企業自身進行對標,如果歷史年份的碳排放量較多,其配額同理會多;歷史強度法則將產量的影響納入考量,按照歷史年份單位產品的排放強度去乘以實際產量再去乘以下降的減排系數得到總體配額量。基準法則需要跟其所在的行業進行比較,將所有納管企業對標,形成一個基準線進行配額分配。此外則是有償分配,包括拍賣、定價出售等形式。

從目前的要求來看,碳排放配額分配未采取絕對排放上限,而是按照裝機規模、燃料類型提出的碳排放基準值進行分配,并確定排放相對上限。燃煤發電企業只需為超過上限20%的排放量支付費用;燃氣電廠暫不需為超過配額的排放量付出費用。受限于管理條例的法律權限,違規最高罰款僅為3萬元。

劉焰真表示,從整體的配額分配機制而言,基本上是按照歷史法向基準法,而后由再向配額有償分配的形式轉化。全國碳市場運行初期為了維持穩定有效的運作,同時兼顧各方的參與度,無償分配肯定是初期的選擇,此后引入有償分配機制的時機,需要根據全國碳市場的運轉情況進一步確定。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