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年來的相關試點到全國性的碳排放市場,其交易規則、機制設計和方式會有哪些改變?
梅德文:全國性的
碳交易市場相比
碳排放試點在規模上實現了擴大化。目前全國二氧化碳排放超過26000噸當量以上的
電力企業,都要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而原來的區域交易試點還繼續運行。
但是,全國
碳市場初期還只是一個現貨交易市場,不是金融產品市場。而歐洲和美國的碳市場都是期現并行的,即開展碳交易時,期貨與現貨差不多同時啟動。
中金公司研究團隊預計,為實現
碳中和目標,中國的綠色投資總需求約為139萬億元,這樣大規模的投資需要碳市場充分發揮激勵機制、引導功能、穩定預期等來實現。
這就意味著碳市場需要提供足夠豐富的多層次產品,不僅包括碳
排放權的現貨交易,而且包括更多的其他
衍生品交易,提供期權、掉期、遠期、期貨等交易類產品以及其他與金融產品密切相關的一系列服務,如抵質押、資產證券化、擔保、再融資等融資類產品,以幫助履約企業以及投資者實現跨期貼現、套期保值、合理套利與風險管理。多元化市場主體和多樣化產品的土壤,也是實現碳市場國際化的前提。
碳市場給企業提供了第三類融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