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
市場是全球籌備和建立最早、規模最大與交易最為活躍的
碳交易場所。成立運行的16年中,不僅讓歐盟的
碳排放量顯著減少,而且有效優化了歐洲國家的能源結構,同時帶來了域內經濟結構的升級以及碳排放與經濟增長負向運動的良好格局。究其原因,在于歐洲
碳市場建立起了漸次化的制度體系,充分發揮了價格機制的引導作用,搭建起了完善的市場交易平臺,培育出了多樣化的
碳金融產品且吸引到了多元化的投資參與主體。中國碳
排放權交易已經在今年7月中旬正式啟動,從借鑒歐盟碳市場的發展經驗出發,一是碳市場的發展和完善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避免“一刀切”式地認購;二是碳價格應是碳市場最重要的風向標,同時政府的
政策調控也必不可少;三是碳交易活躍度是檢驗碳市場成熟的標尺,多元的投資參與主體以及多樣化的產品供給更是碳市場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四是要不斷完善碳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多層次交易平臺,為多元主體參與碳市場交易提供便利的場所。
在由碳(綠色)信貸、碳(綠色)債券、碳(綠色)保險以及碳交易組成的碳金融產品矩陣中,碳交易是最重要的投融資品種。通過碳交易市場,存量碳權可以在不同的市場供求主體之間進行配置,從而在總體上控制碳排放量,助力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這一全球氣候改善目標。而在全球碳市場建設與運營中,歐盟碳市場無論是在制度創建還是機制建構抑或是控碳績效等多重目標實現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市場,其有效的運作與管理經驗值得學習與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