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項目減排量的初步識別
1、可再生能源項目
減排原理:通過可再生能源(光伏、風電)并網發電項目的運行,項目活動替代了所在區域電網化石燃料火電廠發電產生的二氧化
碳排放。
減排量預估:參考《2019年度減排項目中國區域電網基準線排放因子》,根據項目所在地的組合排放因子及年均上網電量,即可估算全年減排量,預計減排量=年上網電量*組合邊際排放因子。例如:西北地區裝機50MW的風電項目,年有效運行時間2000h,則年上網電量100000MWh,組合邊際平均排放因子估算取0.78t/MWh,則減排量約78000噸/年。
減排原理:通過樹木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的碳匯量即是造林項目的減排量;通過開展森林經營撫育活動,如補植補造、施肥澆水等,使得樹木較基準線情景下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產生的固碳增量即是經營林項目的減排量。
減排量預估:不同樹種不同區域的造林和經營林產生的減排量是有差異的,通過對掛網公示的造林及再造林項目進行統計分析,森林經營減排量平均約0.22噸/畝年,造林項目減排量約0.7噸/畝年。根據造林或經營林面積可大概估算碳匯項目的年減排量。
3、甲烷回收-戶用沼氣項目
減排原理:農村戶用沼氣項目通過“一池三改”將牲畜糞便投入到沼氣池,經厭氧發酵產生沼氣,沼氣儲存回收作為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為農戶炊事供熱。一方面避免了糞坑里堆漚的甲烷排放,另一方面替代了農戶傳統的能源使用,從而產生兩方面減排效果。
減排量預估:不同區域不同養殖規模產生的減排量是有差異的,根據對掛網公示及簽發的戶用沼氣項目進行統計分析,按照每戶每年減排量4噸估算,根據項目打包戶數,可估算項目減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