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周小川萬字論述金融改革:有些改革被危機耽擱了

2015-10-1 23:07 來源: 中國金融 |作者: 周小川

2015年第19期《中國金融》雜志刊登了題為《周小川:金融改革發展及其內在邏輯》 的文章,該文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015年5月27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政協委員學習報告會暨政協機關干部系列學習講座上的講話內容。

周小川萬字論述金融改革:有些改革被危機耽擱了

在接近一萬字的文章中,周小川回顧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金融改革的背景、邏輯、路徑和進展,并特別提及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挑戰和應對。周小川認為,轉軌國家在轉軌的過程中必然有巨大的財務窟窿,“如果沒有強有力措施,不下大的決心,不清理財務不健康問題,不引入市場經濟規律,銀行體系將很難存續。”

對于新階段以市場化、國際化和多元化為導向的金融改革,周小川表示還有個別需要補課的內容,比如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初步框架和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因為有些改革過去曾經打算做,但由于遇到危機等各種各樣的原因,被耽擱了下來。”

周小川在文章中還對人民幣國際化進行了大段論述,他認為,“可以說是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多少有點兒意外地把人民幣推向國際社會了。”但同時他也承認,“要真想做強人民幣,使其符合市場預期站到那個位置的話,我們就要做好自己的家庭作業,繼續推進經濟金融改革、改變相關規則,不斷采取措施,以適應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

以下是全文:

20世紀80年代:引進市場經濟金融體系的基本結構

20世紀80年代是我國國民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早期,金融市場領域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引進市場經濟金融體系的基本結構。

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的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大一統”的金融體系中只有人民銀行一家。當時金融體系最明顯的特征是,人民銀行既管宏觀平衡,又提供商業性金融服務。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改變這一金融組織體系結構,通過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機構,將中央銀行和商業性金融體系分開,構建一個所謂雙層銀行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中央銀行專注于宏觀調控、金融監管和為銀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務;商業性金融機構則從人民銀行獨立出來,面向企業和居民提供商業性金融服務。具體而言,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以及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都是在20世紀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復建立的。建設銀行過去服務于財政功能;中國銀行在恢復設立之前實際上是人民銀行內部的國際局(對外加掛一個牌子);農業銀行當時是一塊虛的牌子;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過去只做進出口方面涉及的貨運險,是人民銀行和財政部的下屬機構。

與此同時,80年代還在探索證券交易。當時沒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個別證券營業部試點開展了證券交易。

20世紀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需要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基本框架

20世紀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發展以黨的十四大和十四屆三中全會為根據,與國家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的金融市場和組織結構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專業銀行轉向商業銀行。當時,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四大國有銀行和交通銀行都已經成立了,但四大行還是專業銀行,分別服務于工商業、農業、國際業務和項目建設等行業或領域,相互之間沒有充分的競爭。這顯然不符合競爭性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同時也難以進行調控。并且,如果國家在某一領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業發不出工資,國家要求給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須負責自己領域的政策性業務。這不僅不利于銀行業的發展,也不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市場主體的健康發展。基于這種考慮,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銀行,即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專門承擔政策性服務,四大行只承擔商業性業務,同時四大行不再按專業領域劃分業務,相互之間可以交叉、競爭,以便改進服務。

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變的另一重要背景是,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國有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即建立以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基本特征的公司組織結構和初步的治理框架。當時就有一個問題,如果現代企業制度也適用于這些大型國有銀行,那么這些專業銀行也要像國有企業改革一樣,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改變專業銀行的性質,變為市場競爭主體,并按照現代企業制度來運營管理。

其次,這一時期建立了證券市場。1990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國家層面成立了證券委和證監會,后來證券委的發行審核功能合并進了證監會。

再次,保險業取得較快發展,特別是壽險開始初步發展。1998年,專門成立了中國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最后,在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改革發展的基礎上,建立了新的宏觀調控框架,明確了當時國家計委、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各自功能,宏觀調控從直接調控加快轉向間接調控。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