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環境商品市場機制設計領域三十多年,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理查德·桑德爾:第一,
市場的設計必須簡單明了、直截了當。這意味著市場必須具有相對的成本效益,即市場主體從交易中獲得的收益必須明顯超過建立市場的成本。成功市場的發展通常遵循一個過程——“認識到挑戰—推出試點交易計劃—交易所的正規化、專業化—組織期貨和場外交易市場”。
第二,不要把市場基本有效和盡善盡美對立起來。你不可能在第一次就把每件事情都做好。飛機經過多次迭代發展才有如今的技術水平。我們不可能第一次跨越大西洋飛行就使用波音777。正因如此,自愿性計劃和試點工作是培育市場的重要因素。只有通過測試各種機制、環節,我們才能獲得足夠的數據和經驗來輔助我們的
政策討論和決策。此外,通過嘗試,可以鼓勵潛在的市場參與者在“干中學”,有助于積累市場發展所需的專業化人力資本。但是人們應意識到,起步簡單并不意味著容易。市場機制的建立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需要時間沉淀。市場參與者的教育至關重要,而市場細節的打磨更是需要持續推進。
第三,“價格是一切”。價格信號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改變市場主體行為。價格信號還為技術改進指明了方向,并激發了創新。在環境商品市場中,一個普遍的誤解是,“碳價格越低,碳
減排計劃越不成功”。但請記住,我們的目標是解決環境
問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高昂的價格并不表明問題已經解決。因此,政策制定者必須警惕自己的這個沖動,不應過度糾結價格。
第四,一個有缺陷的市場架構設計將妨害任何交易機制的順利運行。這就是為什么健全的監測、報告、核查和數據披露體系是如此的重要。如果環境商品交易的現貨市場不穩健、透明,市場就難以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