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突出錯位發展
《規劃綱要》將突出強調三地的錯位發展。
“既有重點,又有區別地向天津、
河北疏解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還要考慮到產業之間的銜接、配套和錯位發展
問題,各自區域可能有各自區域的特定戰略任務,區域之間的產業也要有一個適當的特色發展。”前述河北參與規劃綱要編制的人士說。
北京的定位未變化。仍保持2014年2月中央確定北京的新定位,即政治、文化、國際交往、科技4大中心。
“天津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定位,是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天津市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河北定位的四個基地,未有明確的說法。但基本確定的是,主要涉及到產業轉型升級、商貿物流、環保和生態涵養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
關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方向,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符合首都戰略定位的功能和產業,要進一步調整提高,不符合的則要依法疏解。“2015年北京下決心疏解一批教育、醫療項目,推動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向外輻射。”
2015年北京將出臺一份“疏解”清單,疏解一批制造業、一批中心城區批發
市場、一批院校、一批醫院,以及若干個行政事業單位。
在產業發展布局上,北京的思路已明確:原則上不再發展一般制造業,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材料、
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及
節能環保朝陽產業。
3月9日,天津市市長黃興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2015年天津將突出
交通、環保等方面的工作。其中,在交通方面,2015年北京的高鐵能延伸到天津的金融商務區,天津到保定的高鐵今年10月也可以開通,形成一個扇面,一邊延伸到唐山、秦皇島,另一邊將全部打通京九大動脈。
黃興國說,為了實現京津冀三地融為一體的局面,天津正在規劃京津第二條高鐵,以及天津到石家莊的鐵路,打通天津與西部的連接。
在航空方面,天津在河北、北京設立了12個候機廳。在航運方面,天津港在北京和河北設立了10個陸港口岸,還和北京首都機場一起啟動了航空物流區的建設。
“下一步,天津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上重點是發揮好四個優勢,實現四個提升,即發揮產業基礎優勢,提升先進制造業輻射帶動能力;發揮港口優勢,提升國際航運和物流樞紐功能;發揮金融創新優勢,提升為區域實體經濟服務能力;發揮
政策環境優勢,提升‘先行先試’示范效應。”黃興國說。
“承接合作”是河北的重要任務。2014年,河北完成了多項產業對接項目,北京凌云
化工整體搬遷邯鄲,北汽集團黃驊整車項目建成投產,與北京共建曹妃甸現代產業實驗區,與天津共建涉縣天鐵循環經濟示范區。
“河北配合國家搞好頂層設計,出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實施意見,梳理出64項重點工作,確定了40個承接合作平臺,簽署并實施京冀‘6+1’、津冀‘4+1’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河北省省長張慶偉說。
在部署2015年工作重點時,河北提出,推動產業對接協作,要著力抓好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京冀曹妃甸現代產業實驗區、亦莊廊坊產業園和津冀涉縣天鐵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
“更要加快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強調。他說,將要推動建立統一的生態環境規劃、標準、監測、執法體系,積極探索共建產業園區稅收、節能
減排等方面的利益分配和責任分擔機制。此外,將逐步建立三地統一的企業產權、知識產權、林權礦權等市場化流轉制度,推動制定跨區域的技術、人才等要素流動和優化配置的政策措施,促進金融、旅游等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