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廣LDAR技術的化工園區
寧波
石化區是國內首家全面推廣LDAR技術的
化工園區。2013年,寧波石化區引進LDAR技術,首先在園區內8家企業試點,且當年就推廣至27家;2014年將LDAR技術在園區內全面推廣。目前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全部55家化工企業均已運行LDAR技術。
無組織廢氣的來源主要是泵、閥門、管線等生產設備接口處泄漏的廢氣。針對不同來源的廢氣,治理手段也不相同。寧波化工區針對儲罐呼吸口泄漏的廢氣,進行統一收集整理;針對產品原料裝卸過程中泄漏的廢氣,推行密閉裝卸;針對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廢氣,進行加蓋密閉收集治理;針對企業停產檢修產生的廢氣,制定針對性方案進行收集處理;通過加強管理減少事故發生,防止事故性廢氣的排放。
據寧波石化區管委會副主任鄭玉芳介紹,在LDAR操作過程中,
第三方檢測公司首先進行摸排,對密封點進行檢查,建立臺賬;第二步是掛牌,檢測人員對密封點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及濃度標準掛牌,其中,紅色代表嚴重泄漏及時修復,黃色代表有泄漏需要修復,藍色代表不用修復;第三步是修復,企業根據泄漏點情況,采取相應的修復措施消除污染;第四步是復檢,即對修復后的密封點進行二次檢測。
圖為湖北宜化股份有限公司對其園區內裝置密封點處設置檢測器,對VOCs泄漏情況進行統一監測,防止泄漏情況發生。 (盧夢成 攝)
鄭玉芳表示,園區內企業對LDAR工作推進的積極性較高,因為LDAR工作成效明顯,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LDAR技術即時修復率高,可達到70%以上,園區內無組織排放現象明顯減少,減少無組織有機廢氣排放45.8噸以上。2013年,園區監測點745059個,泄漏點5201個,即時修復點4306個,即時修復率77.6%;2014年園區檢測點1540246個,泄漏點7484個,即時修復點6406個,即時修復率85.6%,一般泄漏點發現三天內即完成修復;二是大大提高企業的環境效益、安全效益、經濟效益。LDAR工作可有數消除企業重大安全隱患、明顯改善作業場所環境、保證了職工的職業健康;三是找到了
問題,提高企業環保安全長效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LDAR工作,2013年,園區VOCs
減排61.4噸,2014年減排38.6噸。
此外,
浙江嘉興港區也從去年開始對港區內36家涉及VOCs排放企業進行了LDAR工作的全面部署。2016年港區還將對轄區石化企業全面推行LDAR工作,并將在此基礎上,對石化企業泵、壓縮機、輸送管線、閥門、法蘭、連接頭、安全閥、人孔或導淋等易泄漏點制定LDAR計劃,開展定期檢測并及時修復,防止或減少跑、冒、滴、漏現象,“一廠一檔”,從每個企業的實際出發,找到一條經濟有效的廢氣治理對策。
為了探索LDAR技術的使用經驗,2015年
江蘇省常州市濱江化工園區選取19家試點企業,開展VOCs檢測、修復工作。試點工作從制定檢測方案到正式實施首期檢測和修復,都由企業支付費用委托第三方機構完成,檢測到的泄漏點也由企業安排修復。19家試點企業將在2016上半年完成VOCs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驗收。
與此同時濱江化工園區要求所有新、改、擴建化工類建設項目都要配套VOCs污染防治措施,與項目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企業一旦開始生產,必須開展VOCs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并把檢測、修復情況作為濱江化工園區環保部門進行“三同時”驗收預審的先決條件之一。
據常州濱江化工園區環安局工作人員介紹,從2016年開始,針對揮發性有機物的無組織排放,濱江化工園區內的所有企業都將開展VOCs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并建立區域性VOCs檢測與修復系統。通過全面調查、核查,列出園區揮發性有機物清單,并建立園區LDAR管理平臺,將異味污染重、易產生VOCs無組織排放的點位全部納入平臺,實時監控,形成相應的管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