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解讀43、62、71號文背后的財稅改革邏輯

2015-4-14 12:09 來源: 識局智庫微信號 |作者: 邵宇

文/邵宇(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家嘴沙龍理事會秘書長)(投稿)(識局智庫微信公共賬號zhijuzk)

回顧2014年“深改元年”,中央發布的第一個改革的總體方案就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作為“首發”總體方案,財稅改革為順利推進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意義不言自明——既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為順利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奠基鋪路。

全口徑預算——讓收支暴露在陽關下

新《預算法》進一步完善了全口徑預算,包括常規預算(一般公共預算)、國有資本、基金收入、社保基金,這意味著政府所有收入都納入了預算體系,不再有預算外資金的概念。在過去,預算外資金的急劇膨脹以及對其管理機制的落后,導致預算外資金一直游離于監管之外,收入來源不清,使用情況更是不明,這種不清不楚的大量收支引起了多種問題,與預算外資金相關的腐敗和挪用,資金使用效率低下,收費經費化等,形成“體外循環”,另外還有各種超標收費、逃避專戶管理,甚至私設小金庫等惡性事件發生。

此次《預算法》將政府所有收支納入預算管理,目的就是讓財政收支等同于政府收支,同時為了避免老百姓看不懂預算的情況,預算科目的設計還將細化和完善,這將避開在“GDP錦標賽”制度下地方政府基于傳統總量考核的政績要求無節制地擴大投資的弊病。同時,在全口徑預算實施后,所有收支全部納入預算,并對預算收支完成率等指標進行嚴格考核、高效監督和信息披露,效果將逐步得以體現,百姓將更清楚財政資金的來龍去脈。

最終,全口徑預算的目的是將所有政府收支納入其中,并進行高效、統一管理,實現財政收支的規范,并推動建立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便于對政府財政預算執行行為進行動態跟蹤,為中央和地方的債務管理及風險預警提供支持,這是構建“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基礎上地方發債管理體制”的基本前提。同時還要求各級人大充分發揮財政預算審查職能,將預算支出作為人大批準預算的主要目標,確實強化立法機關對政府的約束和監督,加強對預算程序的監督,合理、充分行使對預算的修改權和否決權。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