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解讀43、62、71號文背后的財稅改革邏輯

2015-4-14 12:09 來源: 識局智庫微信號 |作者: 邵宇

稅收法定原則——將依法征稅進行到底

3月15日,稅收法定原則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意味著政府征稅需要有相應的法律前提的階段開始。稅收法定就是指由立法者決定全部稅收基本要素,包括稅種、納稅人、征稅對象、計稅依據和稅率等,且這些基本要素寫入法律規定;反之,若沒有法律前提,國家不能征稅,公民也沒有納稅的義務。

稅收法定把決定稅收的權力回歸給全國人大,在現行的18個稅種中,《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和《車船稅法》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等15個稅種則基于國務院頒布的征稅條例和暫行條例。國務院對稅收的權力來自于1984年和1985年全國人大兩次對國務院的授權,在當時(改革開放初期)是有積極意義的——行政機關利用行政法規對稅收的規定相對調整靈活。但這樣的授權在今日已顯得不合時宜,由于稅收的法定原則沒有明文規定,行政機關越來越多不按常理出牌的“任性之舉”,從2007年財政部上調印花稅稅率的“半夜雞叫”,到近期成品油價格不斷下降時多次提高燃油稅,挑動公眾神經、引起爭議。稅收法定就可以規避上述弊端,在人大通過修改后《立法法》修正案中,稅收法定的具體表述為“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通過程序正義來保證實體正義。

從世界經驗來看,許多國家完成從傳統國家建構向現代國家建構的轉型,都是由財政稅收領域改革起始的,而中國大手筆的財稅改革也標志著國家治理現代化進步。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改革決定”強調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而財稅體制改革的鋪開也輻射其他領域的改革:第一,財政本是宏觀調控體系的主要手段之一,助力;第二,財稅改革是收入分配改革重要工具、社會保障的強有力支持,也是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橋梁,更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杠桿、社會治理和國防建設的財力保障;第三,能清晰界定政府與市場邊界的關鍵環節,厘清中央和地方權責關系、塑造良好國家治理架構的基礎,更利于規制地方政府行為、打造合理投融資機制、遏制腐敗。

可以預見,包括全口徑預算、加強對地方債務管理等在內的系列公共財政改革舉措,特別是新預算法的實施,將昭示著中國公共財政改革的大步邁進,它是借鑒英國百年“光榮革命”和美國“進步時代”改革的最重要成果,它可有效揚棄GDP錦標賽,使得政府真正可以看得見,可以監督問責,并轉向為服務型、民生型和發揮更好作用的政府,也將標志著中國經濟和政治改革在關鍵環節上的雙重啟動,為中國國家治理體系豎起了一根堅實梁柱。
123456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