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經(jīng)國家周刊》記者、瞭望智庫宏觀經(jīng)濟觀察員 張曙霞
未來五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內,
甘肅如何盡快“強身健骨”,實現(xiàn)從“后進生”到“優(yōu)等生”的逆襲?
提及蘭州,很多人腦中自然會浮現(xiàn)出“重
化工”、“重污染”、“貧困”這些詞語。這也是王三運五年前初來蘭州時的印象。
2011年的12月,王三運從
安徽省長任上調往甘肅擔任省委書記。下車伊始,就遭遇“下馬威”。
“碰上嚴重霧霾,二三十米外看不清人。”王三運回憶當天情景時說。
于是,他將上任第一把火燒向治污。
歷時五年,四面“霾”伏的蘭州終于成為全國治污典型,并在去年12月召開的巴黎氣候大會上榮獲“今日變革進步獎”。
在國家發(fā)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看來,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績。但它只能概括過去五年的努力。對整個甘肅來說,更重要的是未來,而治污也遠不是唯一的重任。能否擺脫貧困,是未來五年甘肅必須直面的最大挑戰(zhàn)。
成功從來不是獨立事件。過去五年,甘肅在減貧、開放、創(chuàng)新等方面都已邁出步伐。在王三運的眼里,甘肅成長背后有著說不完的酸甜苦辣。但這也不是故事的全部。未來五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內,甘肅如何盡快“強身健骨”,實現(xiàn)從“后進生”到“優(yōu)等生”的逆襲?
甘肅省省委書記王三運(左)、國家發(fā)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右)
1月29日,王三運、張燕生接受了瞭望智庫、《財經(jīng)國家周刊》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的“2016觀察中國——高層智庫對話省部長”欄目的邀請,在蘭州展開對話,整個對話持續(xù)了兩個半小時。